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中國不斷攀升的債務風險發出最嚴厲的警告,指出其債務增長速度正處在危險的軌道上,巨額債務可能會引發下一次金融危機風暴。

總債務是GDP的2倍多

8月15日,IMF公佈了2017年中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ArticleIV),將中國2018-2020年GDP年均增長率上調為6.4%,比原定預期高了0.4%。中國經濟雖然在表面上維持了短期經濟增長,但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台卻越築越高。

《金融時報》的報道稱,今年第一季度末,中國總債務與GDP之比達到了237%。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北京當局在2008年釋放了一股信貸洪流,中國的債務問題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2016年底的總債務增至原有水平的4倍,達到28萬億美元。

IMF預測,中國全部非金融部門債務,將從2016年佔GDP的235%,增長到2022年的290%。

大陸金融分析師任中道表示:「負債越高說明它經濟活動的效率越低,正常的一般人投資一塊錢賺幾毛錢就算不錯了,它這個投資幾塊錢才能賺出一毛錢。」

中國信貸軌跡危險

中共當局承諾在2010年至2020年期間實現經濟翻番,因此允許非金融部門債務快速上升,以達到這一目標。IMF表示,北京當局將為實現2020年GDP目標採取一切必要行動。

IMF警告說,為了給經濟增長提供支撐,北京不願遏制其已經達到「危險」水平的巨額債務,大舉開閘放貸,讓公共及私營部門業已堆積如山的債務變得越發沉重。

IMF警告說,「國際經驗表明,中國目前的信貸軌跡是危險的,出現一場破壞性調整的風險越來越大。」IMF工作人員建議,北京應該致力於用改革來實現最快的可持續經濟增長道路,而不是一味追求精準的數字增長目標。

上萬企業成本超過收入

大陸銀行業的壞賬來源涉及幾大經濟領域,其中主要是房地產企業、大型國企,以及地方政府債務。

今年8月,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佈了一份調研報告,他們對全國15個行業的14,709家企業進行調研,得出的結論是,所有企業的成本都超過了他們的收入。

任中道說:「遍佈整個中國大陸14,000多家企業都在維持這個狀態,可想而知整個整體經濟的情況是非常的糟糕了。」

8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朱夏蓮是最早警告中國債務風險的金融分析人士之一,她在最新報告中估計,到今年底,中國金融體系中的壞賬總額,將達到51萬億元人民幣(約7.6萬億美元),是中共官方界定為不良貸款價值的5倍以上。

這個估算數字意味著壞賬比例為34%,遠高於上述兩類貸款在6月底5.3%的官方比例。

朱夏蓮認為政府干預會使隱蔽風險變得更大,並警告,政府維持穩定的能力,使根本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學者:一盤死局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IMF前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格夫(Ken Rogoff)日前表示,中國過於依賴舉債和投資來促進經濟增長,如果這種模式無法繼續前進,或將引爆嚴重的經濟危機。

大陸經濟學者何軍樵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已經走入死胡同。北京當局已經做了多種改革嘗試,但是沒有效果,而造成改革不下去的原因,是這種不改政治只改經濟的改革道路已經走到頭了。

何軍樵表示:「現在是沒招了,確實是沒招了,利益集團不想改,他們推選出來的人又沒有方法,改不動,整個經濟現在是一盤死局,不過目前中國經濟體量比較大,暫時看不到迅速滑坡的現象,但是這個風險還是在增加呀,也沒甚麼可改的了,這個專制經濟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狀態,內部手術是沒法做的。」◇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