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債券通」的「北向通」7月3日向全球投資者開通,但是市場反應並未表現熱烈,分析預計,基於多方面原因,「債券通」或不能夠吸引大量資金流入中國境內。

中國市場反應平淡

「債券通」開通後,外國投資者透過香港交易所購買中國債券,是中國吸引外資的方式之一。

數據顯示,「債券通」啟動的第一個小時內,成交量大約25億人民幣,業界表示並不算熱烈。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3日報道,雖然「債券通」啟動儀式很熱鬧,但是中國債券市場反應平淡,尤其1年期國債價格下跌,收益率上漲0.005個百分點,至3.47%。

預計不會吸引大量資金

報道引述分析表示,市場不認為中港「債券通」能吸引大量資金湧入中國債券市場,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國債券沒有被納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所以追蹤國際主要債券指數的基金不需要進入中國債券市場。

目前三大國際主要債券指數分別是花旗全球國債指數(WGBI)、摩根大通國債−新興市場指數(JPM GBI-EM)以及巴克萊資本債券綜合指數(BarclaysGlobal aggregate index),其中WGBI的管理資產規模最大。

高盛集團分析師今年5月份曾表示,今年中國債券不太可能被納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因為投資者認為,中國債券市場在市場准入、稅收、債券和外匯結算、流動性等方面存在障礙。

另外,中國債券市場頻繁波動和評級情況,可能令投資者遠離,這也是債券通或不能吸引大量資金的原因之一。

今年5月24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信用評級從Aa3下調至A1,並指中國的債務負擔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

還有市場人士提出,清算方面的便利性不足,包括書面材料要求,以及貨幣兌換和匯兌風險等,都是令投資者擔憂的問題。

恐資本外流僅限單向投資

「債券通」是繼「滬港通」和「深港通」之後的又一個中港資產聯通項目,但中港「債券通」是單向投資。也就是說,外國投資者可以購買中國債券,但是中國投資者不能以此購買境外債券。

而之前的「滬港通」和「深港通」,中國境內投資者也受到限制,只有機構投資者和符合限制條件的個人投資者才被允許投資,比如資金帳戶餘額應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等。

在7月3日的開通儀式上,有業界人士提問「債券通」未來是否會成為雙向投資時,中共央行副行長的答覆是「還不是時候」。《華爾街日報》引述分析認為,其原因是擔心資本外流。

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等國際金融機構6月下旬都表示,中國5月份的資本外流規模出現反彈。日本經濟智囊集團大和總研6月末的報告中提到,未來中國資本外流的壓力更大。◇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