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與另外空間

夢的靈感更加印證了靈感是在人大腦處於前念已熄後念未起之際的混沌、空白階段(即沒有了自我意識時)突然降臨,因為它反映在大腦中,有人就說是「潛意識」,其實這種潛意識,我們完全可以把它視為另外空間人或物的真實反映。

美國總統林肯在遇害前三天的夜裏,清楚夢到自己死後眾人哀悼的場景,他及家人因此產生了不祥的預感。林肯遇刺這個美國盡人皆知的史事,打破了夜有所夢來自日有所思的定論。但現代有些學者對上述這些奇異的夢大多避而不談,甚者乾脆以迷信為由而拒絕接受。這樣在一孔之中去研究靈感,不可能準確把握靈感的脈絡。

另外空間甚麼樣,目前科學還無法探知;天堂、地獄等這樣的認識來源於宗教和信仰者的體驗,科學無法驗證其有或者無。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能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有實驗表明:一個小白鼠的細胞可在電腦上顯示出小白鼠的形象資訊。細胞是由分子構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質子、電子等等微粒構成,追查下去,每一層粒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構成。一層粒子就構成一層空間,那麼不同空間中,會不會都有小白鼠?現在科學已經逐漸認識到,諸如人、花、鳥等的一個細胞微粒中就具備各自的生命特質,包括精神方面的脾氣、秉性等特質。在人眼中,一粒細胞不是甚麼生命;但在另一空間,它卻是完整的生命資訊。同樣,空氣、石頭、鋼鐵等看似無思想感情的非生命物質,可能就像細胞微粒一樣,很可能在某一空間中也存在著靈性甚至形象資訊。物質越往微觀去同一層粒子的範圍就越大。粒子是運動的,體現著生命的律動,那麼粒子之間的資訊是不是就可以相通?

靈感垂青於誰?

靈感穿越時空而來,助人發明、創造、創新。儘管它來去倏忽難以追尋,但還是有跡可循。所有有成就和造詣的傑出人物都是靈感經常光顧的對像,他們勤奮、好思、孜孜不倦,好像就是為了印證中國的古話「天道酬勤」。但人們常常忽略了一點──被靈感垂青的人往往淡泊物慾、不逐名利。

如果我們把靈感所在的時空稱之為天,那麼人與靈感之間的關係就可視為天人感應,人何以感應天呢?像古語常說:「誠心感動天地。」也就是漢朝王充所說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論衡.感虛篇》)

那麼精、誠是甚麼?在中國古代註釋中,凡物純到極點都可稱之為「精」;善、好、純正無偽,就叫做「誠」。也就是說,人心達到純正、純善、純美的境界,念力能夠破開像金屬和石頭一樣堅固的東西。

要達到這種純淨,沒有一絲私心雜念,就需要摒棄人中的名利慾情的執著。中國古人對此認識很深,所以整個社會都重視修煉身心,參禪悟道。道家宣導修真養性、返本歸真,如《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可見道家的「真」就是達到了純正純善純美的境界。古人用齋戒等方式清心寡慾,打坐靜修。在人念不起的寂靜狀態,所謂潛意識開始活躍——「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靈感進入大腦,把存在於另外空間的事物本質和規律傳達給人,人就能對事物進行感知,對未來進行預測。佛經中稱之為「妙有」。這就不難理解古人何以熟練把握人體經絡的運行,不難理解諸葛亮、劉伯溫等人的神機妙算,不難理解張衡如何知道宇宙是圓的而地球如蛋中黃……人在不斷純淨自身的過程中,就會層層感知更高的越來越微觀越細膩的物質,人得到的智慧就越來越多。最後達到「真」境,道家認為這樣人就可以不受自然物質的束縛,可以「無為而無不為」。

回過頭去看看那些與靈感不期而遇的幸運兒,他們無一例外地具有真性。無論他們在哪一領域,他們對自己所做之事都敬愛勤勉,而不是把事業當作獲取名、利的敲門磚。當他們對事業的虔誠和專注越來越精,心無旁鶩,不被名利、情慾所左右時,純正無邪的思想就會穿破物質的阻隔,思接千載,神與物遊,用中國民間俗話說就是「心到神知」。但此時,思考佔據大腦,靈感還無法切入。一旦不想了,大腦似乎空白,靈感就會倏然間點燃思維。尤其是在無我的睡眠狀態中,近似於「空」,靈感就會直接在睡夢中以各種形式出現。

人在靈感來時,常常陷於喪失常態的癡迷,這是因為高級的靈感需要人忘情無我,從而藉機佔據人的大腦,指揮著人活動。如大科學家牛頓請人吃飯,結果他陷於靈感之中達數小時。客人實在等不及就吃完飯走了。牛頓從靈感中解脫後,走近餐桌看見客人吃剩的殘湯剩飯,竟以為這是自己剛才吃過剩下的。

靈感惠顧精誠之人,助其成事,這就是天道。順天則興,逆天則衰。江淹晚年時,依附權貴,安享尊榮,遠離了真性,靈感就離他而去。如果李白「摧眉折腰事權貴」,陶淵明「為五斗米折腰」,愛因斯坦清楚自己每個月掙多少錢……那麼,今天有誰會知道他們呢?江郎才盡式的人物數不勝數,因為人在名利、物慾的薰染中容易喪失純真。而能保持真本性的,無一不是心中有道之人。愛因斯坦、牛頓、托爾斯泰等心懷上帝的聖言,中國幾千年中書寫燦爛文明的英才們,不是禮佛就是守道。是他們的真心引來了靈感,而靈感又引領著他們走向傑出。現代有些明士也認識到人心修善的關鍵,通過氣功等正道法門修煉身心,打開虛靜的門,恭請靈感的駕臨。

追究靈感的緣起,似乎又繞回了古老的從前。今人當作過時丟掉了的學說和文化卻蘊含智慧的真機。

 靈感之神在不遠處逡巡,找尋適合它的棲息地,隨時準備穿越時空而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