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不顧國際譴責,屢屢進行核試,許多人認為這是美國與北韓之間的關係問題,中國並非當事者。本文以地理角度分析了北韓為何將核設施建在鄰近中國邊境,以及北韓核問題將對中國產生的影響。

半島危機導致的非理智行為

三、矛盾激化引發的不理智行為,有可能把朝鮮半島及其周邊國家推向深淵。這主要是指下述兩種情況。

一是錯誤判斷形勢和力量對比引出的非理智行為,或戰爭邊緣政策失控。

朝鮮半島對抗雙方都在搞戰爭邊緣政策。美韓不斷地進行針對北韓的聯合軍演,北韓自核試後以「打全面戰爭、打核戰爭」相威脅似成常態。2013年3月6日《勞動新聞》頭版文章公開宣稱「用精密核打擊手段將首爾和華盛頓炸成火海」;2013年3月29日北韓領導人主持作戰會議,要求「命令一下,要在第一時間打擊一切使之七零八落,變成灰燼」(見當日《勞動新聞》報道)。北韓一位軍事專家對敵我力量對比的判斷具有相當的代表性。金日成軍事綜合大學室主任楊虎日判斷:「沒有前線和後方之別的立體戰爭不僅在整個南韓地區,而且在美國本土開展」,「60年來先軍北韓為全面戰爭切實做好了準備……而美國本土幾乎找不到這樣的備戰工事」,「美國可以說是全無防備的無人之境,攻打美國易如反掌」(見2013年3月30日中新社轉發朝中社報道)。北韓領導人的判斷更為樂觀:北韓已成為「世界頂級軍事超級大國」(金正恩語。見2013年12月25日朝中社報道)。這種判斷極有可能使北韓做出錯誤的決定。

二是特異心理在應激狀態下產生的特異行為。

最近一個時期,在朝鮮半島,無論是人事處置方面還是處理敵對關係方面,都出現一些極端行為和極端言詞。特別是在謾罵中使用的那種污穢詞語,是當今文明社會官辦權威媒體所罕見的,因此引起世界驚異和研究。筆者的一位朋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的,他在談及這一現象時說:特異言詞反映的是特異心理和特異人格,具有這類心理特徵的人在應激或挫折狀態下極有可能做出特異行為。

2012年4月13日香港媒體曾念出了北韓前領導人的一段語錄,並打出了字幕:「如果我們失敗了,我一定要炸掉地球,和美帝國主義同歸於盡。一個沒有北韓的地球還有甚麼好留的呢?」

2013年3月30日北韓政府和政黨團體發表特別聲明,稱「苦苦等待的殊死決戰的最後時刻終於到來」,「在朝鮮半島不和不戰的狀態結束了」,北韓軍民即將奮起進行「正義的祖國統一大戰」。

在這份嚴厲的聲明中寫進了這樣一句話:「沒有先軍北韓的星球是不會存在的。」許多人對這句話沒有看懂,其實這句話是在複述上面所引用的北韓領導人的語錄。擁有核武器並把炸毀地球定為政府意志,著實讓世界吃驚。

反對北韓核試 是中國無奈的選擇

1. 北韓擁核,它對中國安全意義發生重大變化。這時,它不再僅僅被動充當中國安全屏障或他方入侵中國的橋樑,因為它擁有了在如此近的地方劍指中國心臟地區的能力和手段,它本身成為有可能對中國構成嚴重威脅的能動力量。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未曾有過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北韓擁核對中國來說是一種歷史性變局。

一個國家對他者的威脅是由「能力」和「意願」兩個因素構成的。威脅的大小取決於二者的乘積,即:威脅=能力×意願。「能力」和「意願」其中任何一項為「零」,「威脅」亦為「零」。

一般情況下,「意願」作為一種主觀因素,它是會經常變化的;而「能力」一項,卻具有相當的恆定性。一個國家一旦獲得威脅他國的能力,除非有外力強制,其「能力」就成為一個「恆量」,甚至是一個不斷由小到大的「向量」,即隨時間推移,其威脅持續存在或與日俱增。

當今世界,如果一個國家不斷地提升其常規軍事能力,其他國家雖然不安,但無從指責。因為對方的舉動是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而且是出於常規的「相互制約」的動機和法則。但若是企圖通過發展諸如核武器及其它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提升其威脅他國的能力,在當代世界是不可接受的。

因為第一,自從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後,人們便認識到,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和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是人類難以承受的,故1960年代末制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禁止核擴散已成為國際法的重要內容,此舉違反國際法。第二,由於核武器有不加區分地殺戮生靈、毀滅生存環境的最後性質,在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下違背國際法制核擁核,就有了不計後果孤注一擲的含義。

北韓堅持核武計劃遭世界普遍反對,原因即在於此。

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在內的整個國際社會都反對北韓進行核擴散。(AFP)
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在內的整個國際社會都反對北韓進行核擴散。(AFP)

作為中國近鄰的北韓,如果這裏沒有核武器,中國為了自身安全,只警惕這裏不為外部強大敵對力量控制即可,至於半島內部是發展還是停滯,是和平還是戰爭,是分裂還是統一,這雖然也對中國安全利益產生影響,但不對中國構成致命威脅,中國可以從容處置。但一旦半島無核化遭到破壞,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此,維護半島無核化,反對北韓核試,也就成為中國又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

2. 北韓進行第三次核試後,其核戰略正進行階段性調整,即它自認為擁核目標已臻於完成,其工作重心由「闖關製核」調整為「迫使國際社會承認其核國身份」,即俗語所稱「先生孩子,後報戶口」的「報戶口」階段。

因此,自2013年5月派特使訪華、6月提議與美國舉行高級會談以來,北韓展開活躍的外交攻勢,力求突破國際社會反核擴散統一戰線,迫使國際社會「習慣於」同有核的北韓打交道,最終迫使其承認自己的核國地位。

但到目前為止,北韓的核外交並未取得突破。但對北韓核問題,國際社會不時有綏靖主義和機會主義泛起,維護半島無核化努力實有失敗之可能。如美國在北韓擁有威脅其本土能力之前並不認真考慮如何解決北韓核問題,甚至不時出現與北韓單獨媾和,使北韓核武器變為只對周邊國家構成威脅的單刃劍的想法。在中國,也有人認為北韓核武器是針對美國的,對中國來說「北韓擁核不是壞事」,北韓核問題拖下去對中國有好處。

如果由於政策失誤,有關國家不能通力合作維護朝鮮半島無核化,北韓擁核成為事實,而對一個以戰爭邊緣政策為行為方式的核北韓,中國只能通過實施「贖買政策」,來維持北韓對華友好的「意願」,這似乎成為中國又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

但是,誰都知道,「意願」是一種主觀決定,而且是一個「變數」,隨利益的主觀判斷變化而變化。而且它的重要特徵是,正向保障需雙方共同努力才成,而逆向發展卻可以由任何一方單獨行動而決定。2012年7月31日至8月2日,北韓與美國雙方在新加坡進行「議題廣泛」的高層秘密接觸。

據同年8月16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透露,會晤中北韓代表坦告美方:北韓現領導人同其前任一樣,維持「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同志」這一基調(見同日韓聯社發自美國的報道)。因此,即使實施「贖買政策」,是否持續有效也是值得懷疑的。

不久前有人對「贖買政策」提出質疑,另一些人將這種質疑冠以「拋棄論」進行批判,反覆強調北韓對中國的「屏障」意義和戰略價值。筆者認為,二者觀點對立,但卻犯了同樣的錯誤。即:

第一,僅僅從中國單方面需求考慮問題,完全無視北韓的主觀意願。你需要北韓做屏障,北韓願意當你的屏障嗎?1955年12月北韓在反對「延安派」的鬥爭中提出「樹立主體,反對事大主義」,北韓數十年來奉行不渝。

2009年7月23日,中國高級外交官在泰國呼籲重啟北韓核問題六方會談並表示中國將為此「竭盡全力」。7月27日北韓作出回應,其外務省發言人聲明:「北韓視主權和尊嚴為生命,認為北韓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國家,其本身就是愚蠢和不可理論。 」

第二,建設「戰略屏障」是需要付出的,中國是否付得起是個問題。中國要想讓北韓充當「戰略屏障」,中國要先充當北韓的戰略屏障。眼下就是要掩護和支持北韓推進核計劃,充當「擋風牆」,防止美國等打擊其核計劃,否則「拜拜」。

對此中國付得起嗎?此外,即使中國的「擋風牆」暫時起作用,接踵而至的其它要求,中國終有一天付不起怎麼辦?因此,即使「贖買政策」有效,中國也存在一個支付能力的問題。

3. 最近,在北韓一再宣示「永不棄核」以後,中國開始出現一種失敗主義思潮,認為迫北韓棄核已不現實,我們不應再主張維護半島無核化,應把追求的目標由要北韓棄核改為對北韓核武器進行「管理」。

這是一種不具任何現實意義的空想。北韓砸鍋賣鐵搞出來的核武器會讓外人去管理?在包括安理會在內的整個國際社會都反對北韓進行核擴散的情況下,有關國家都沒有魄力和決心阻止北韓擁核,在公開承認「維護半島無核化」之努力失敗以後,就有能力和辦法「管理」北韓核武器?大概沒有多少人會相信。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北韓才有可能讓中國去「管理」,這就是在北韓一味推進核計劃過程中,出現了赫克(美國核科學家)所擔心的核事故,北韓束手無策。

這時,北韓很有可能會邀請中國人到現場參觀,並下「最後通牒」:中國必須馬上出錢、出人、出技術替北韓排除核事故,否則中國將有池魚之災。屆時中國面臨的將是又一個別無選擇。被迫出力為北韓消除核事故,是被綁架、被脅迫,既損財又受侮。

韓美日三國2014年7月在濟州島南部的東海海域進行聯合搜索救援演習。圖為美軍喬治華盛頓號航母駛入釜山港。(AFP)
韓美日三國2014年7月在濟州島南部的東海海域進行聯合搜索救援演習。圖為美軍喬治華盛頓號航母駛入釜山港。(AFP)

何以中國沒有提出赫克之問

在地理上美國距北韓很遠,無論北韓發生甚麼樣的核事故,對美國都不會造成嚴重的危害。而中國是北韓的近鄰,北韓核設施又建在距中國如此近的地方,不論那裏發生甚麼樣的核事故,中國都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美國核科學家赫克2004年受邀參觀北韓的核設施。圖為他2004年1月10日離開北韓後在北京受訪。(AFP)
美國核科學家赫克2004年受邀參觀北韓的核設施。圖為他2004年1月10日離開北韓後在北京受訪。(AFP)

然而,對此感到不安而首先提出「赫克之問」的,卻是美國人而不是中國人。這其中的緣由大概比問題本身更值得思考。

1. 有人說,北韓邀請美國人去參觀其核設施,沒有邀請中國人,中國方面不了解其核設施現狀,故無從提問。但問題是,北韓何以對美坦懷相迎而拒中國於千里之外?這便涉及北韓擁核的真實目的。「面對美國擁核自衛」,這只是一個說法,充其量只是階段性目的。

質言之,對美國來說,北韓核武器是北韓用來提升談判位勢,促美國與北韓建交的籌碼;對北韓周邊國家來說,是對抗和要脅的利器。功能不同,使用方法自然不同。對美進行坦誠展示,既是輸誠,也是示重;對他國保密,因為這是達成威懾的必要條件。我們很多人相信「自衛說」,但卻不知道或根本想不到北韓核武器還有甚麼其它含義。

2. 其實,北韓在許多場合曾向美國人坦露過其研製核武器的動機。但這些信息在被南韓和西方媒體披露後,我們許多人認為這些坦言的流布,是「美國挑撥中國與北韓關係」,拒絕相信。中國的核專家和國際戰略學者,對北韓核計劃對中國的含義有清醒的認識,並有建言,但他們的主張往往被視為「干擾」。因為當時中國的主導性判斷是,北韓核問題是北韓與美國間的事,中國不是「當事者」,中國任務是「勸和促談、增信釋疑」。

甚至還有人認為,北韓核問題是中國的外交資源,可以用來與美「打牌」,故「半島無核化」口號可喊,但不可真幹,因為那是幫美國「解套」。在他們看來,北韓的核武器只「套」住了美國,其他國家在「套」外。

更有甚者,有人把北韓核問題貼上意識形態的標籤,撰文稱凡力倡維護半島無核化,反對北韓擁核的主張都是「受韓美影響」,極力否定之。

3. 不知何時起北韓問題被視為「敏感」,中國媒體只能「正面報道」。諸如中國漁船、邊民被扣押掠奪等「負面消息」,常被外部和內部兩隻手合力「管理」,致使中國一般民眾對真實情況十分陌生,許多人的印象仍停留在20世紀「抗美援朝」時期,對北韓核問題的認識和主張也來自冷戰時期形成的思維定勢。如有人主張「我們不能同美帝國主義站在一起給社會主義北韓施壓」,「穩定要優先於半島無核化」等。

4. 在北韓核問題上中國智囊作用不太理想。在北韓核問題上學界發聲者大體有這幾種人:一是職能部門研究人員。他們雖有較好的專業知識,但體制決定了他們必須按「口徑」進行撰述,其工作往往是政策解釋和宣傳。二是在其它專業領域頗有建樹,在半島問題成為「顯學」後來這裏「玩票」的人。由於他們對半島問題缺乏系統了解,故其主張建議有時不靠譜。

如一位美國問題「大腕」建議中國向北韓提供「核保護傘」,然後勸北韓棄核。且不說這是否符合中國力量和利益,僅就北韓而言亦為大謬。被北韓視為立國根本的「主體思想」,就是在1955年反對「延安派」的宗派鬥爭中產生的,其核心價值即「反對事大主義」,這個「大」在歷史上是實指的。假如中國政府果真向北韓提出這樣的建議,北韓方面必定會認為中國企圖恢復宗藩關係,是侵犯其主權和尊嚴,定拍案而起。

也有些人有經歷,對北韓核問題也有系統了解,但多種因素決定了他們有比中國利益更想關心的東西,因此其表述帶有一定的誤導性。如北韓核問題剛剛被提上國際議題時,他們宣揚北韓核問題是美國為打擊北韓而製造的「偽命題」。

後來北韓承認了其核計劃,他們改口說北韓真實意圖不在核武器,而是「打核牌」,以此尋求補償。北韓核試後他們又改口稱,這是美國「逼良為娼」。北韓宣佈「永不棄核」以後,他們又鼓吹中國應加大對「核北韓」的援助以「維護中國與北韓友誼」。可以看出,他們的主張是隨外國的需要而不斷變換的。◇

——轉自《新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