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6大營養素的認識、重視和研究,大約只有80年的光景。在20世紀40年代,各類維他命的發現與人工合成已在全球基本完成。60年代,人們將大部份機體需要的微量元素作為研究重點。70年代後,人們開始認識到均衡膳食對健康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性。80年代末期,人類已經意識到膳食營養素與引起人類死亡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密切相關。隨著科學的進步,當前營養學者們已經考慮到合理應用營養素的調節來防治各種疾病。

非營養性物質不能忽視

上海中醫藥大學匡調元教授表示:「西方營養學用分析法對食物進行研究,得知食物中有蛋白質、脂肪、糖、維他命、微量元素、粗纖維和水7大營養要素,過與不及都將影響人體健康。這是西方營養學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但應知道,食物中除上述7大營養素之外,還含有大量的、數以萬計的所謂『非營養性』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恰恰具有明顯的潛在藥理作用,可以調整體質。而一種食物對人體的真實作用體現,不可能只靠現代科學所分析出來的幾十種營養成份的作用而有全盤性的了解。況且食物吃進人體之後的整體吸收運作情形是相當複雜的,不是單純地、機械化地吃入某種營養素,人體就一定得到相同的結果反應。」

食物、藥物、毒物一線之間

我們吃下的東西,從營養成份角度論之,是食物;從有效成份(非營養成份)論之,是藥物;從有害成份而論,是毒物。例如:對同一個人來說,平時吃些生薑,增進食慾,它是一種食物;若受涼感冒發燒後,趁熱喝杯生薑茶,發汗散寒,它變成了藥物;若內火偏盛,口鼻出血,再吃生薑,辛熱助火,它卻成了毒物。

平衡四氣五味 人體才能健康

因此要全面透澈了解食物對人體的作用,必須像「神農嚐百草」般由人親自品嚐試驗,將其結果記綠下來,而且必須經過千百年的經驗累積才可確認療效。中華傳統醫學本草書籍所記載的藥效,正是匡教授所謂的數以萬計的「非營養性」化學物質用來調整體質和治療疾病的潛在藥理作用。這是中華傳統醫學、本草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吾人應特予重視。

所以切不可只從現代營養學分析某種食物對人體的助益,而忽略了中華傳統醫學所強調的食(藥)物的四氣(溫、熱、涼、寒)、五味(酸、苦、甘、辛、鹹)對人體整體的平衡作用。即使某一種食物富含多種有益人體的營養成份,若不符合個人寒熱虛實的體質,食用後造成體內陰陽氣血的偏差失衡,所有的營養物質都可能變成毒物,進而傷害身體。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平日的生活飲食中,吾人都應特別注意食物對自身的助益或傷害,隨時調整,並盡量做到均衡飲食,才能享有健康。◇

圖片來源:Fotolia
圖片來源:Fotolia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