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美容銷售手法層出不窮,備受詬病,但仍無法杜絕。民主黨上周剛披露美容公司利用到期套票謀利後,昨日公佈其「美容苦主投訴熱線」,過去一年共收到104宗合約糾紛個案,其中有7位精神病人者和康復者求助,涉及5間美容公司、金額達123萬元,平均每人高達17.5萬。

7位求助者包括思覺失調、抑鬱症、焦慮症患者等精神病人者和康復者。事主在光顧美容服務時因透露其病情,慘被美容店職員不斷藉此以人身攻擊、揭瘡疤的手法「車輪式」銷售昂貴療程,亦有苦主在不知情況下被不斷用信用卡過數。事件涉及5間美容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及連鎖集團,金額由3.64萬至高達47.2萬,金額達123萬元。

35歲的S小姐,2006年確診患上抑鬱症一直在公立醫院精神科門診覆診,及服用精神科藥物。2015年8月她開始光顧美容院Spa Collection希望能夠放鬆,及做些簡單及平價護理療程,故初期只以千多元購買美容及按摩療程。但光顧期間因受到不同職員的關心,披露自己的心事、和患抑鬱症等私隱,卻因而被針對多次重點推銷,涉及金額超過13萬元。

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協助事主跟進事件,向美容公司表明事主身體狀況及要求退款,但遭拒絕。S小姐受事件困擾,病情變得嚴重,去年底開始需要增加藥物劑量及加密覆診。袁海文強烈譴責,美容業界的害群之馬,借攻擊精神患者的弱點來賺取金錢,非常黑心及沒有操守。

袁海文表示,精神病人者的個案平均金額超過17.5萬,是整體平均求助金額3.3萬元的5.2倍,指他們面對不良銷售的風險損失遠較一般人為高。他又批評,目前《商品說明條例》的門檻很高,對消費者保障不足,部份罪行舉證也非常困難,同時事主上庭時亦會有一定心理壓力,往往令檢控未能繼續完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