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Fotolia

從洋樓天台下來,茂林領著兒子又從圍中朝圍東走去,這段路開有六間小店,他邊走邊講著誠公的故事,李朗靜靜地聽著:誠公原名李向誠,孩童時一雙眼睛長得長而小,笑的時候總瞇成一條縫,神似黃鱔眼。

望南有給人起「花名」(地方話、諢號)的風俗,只要起得恰當,被叫的人大多不反感。

說話間倆人來到新閘門雜貨舖子,茂林說:「阿朗,進去後,你要看人家怎樣做生意。」兒子便站在一角,眼瞪瞪盯著。茂林朝高高瘦瘦、額角微禿的老掌櫃說:「樓叔,近來生意好嗎?我想買包石虎煙絲。」

聞聲,老掌櫃一轉身便從後面貨架上拿下一包煙,放在檯上答道:「生意嘛還算不錯,精仔林,今日不出田,領孩兒過來買東西。」

「是呀!」茂林邊說邊掏錢付帳,掌櫃依價退了餘錢。

走出店外,茂林問道:「剛才一買一賣,來來往往,你都看清楚了吧?」

兒子說:「記下了。」

「錢櫃對面三張長條凳上坐著幾位老伯,你注意了嗎?」

「看見了。」

行了一小會,倆人又來到被村人叫做「新舖仔」的雜貨店前,李朗止步,興趣濃濃地望著這棟低矮、裝潢上卻有點新花樣的小樓,二樓前端是個半圓形涼台,它的圍欄中央塗滿白石灰,上下畫了兩條粗黃線,並以紅漆寫下「益均棧」三個大字,涼台下面左右又豎起兩根白色細圓柱子,這一點點花俏,便給望南這個有六、七百年歷史的古老村莊,添了些微的現代洋氣。

它的樓上住人,樓下作舖面,擺著生活農作、捕魚撈蝦用的小商品。留著本地怪異髮型,頭頂刮光,左右後三面卻留有兩寸多長頭髮的老闆「養魚葵」,這時正坐在涼台下門前一張賣魚檯後面,看顧著幾大塊還未賣出塗得鮮紅的魚肉,不時抓住用小竹葉紮成的小掃帚,揮走嗡嗡叫著的綠頭蒼蠅,見來人便笑著說:「茂林老弟,今日甚麼風把你從西邊吹來,這裏兩塊大魚腩,等著你來『幫襯』(地方話,購買)呢!」

「葵哥,看你沒客仔,屁股都坐痛了,就給我切個大半斤吧。」

「好傢伙,看你多嗇,留著錢買地哩!」

「家裏人少,嚐嚐鮮也夠了。」茂林擺手叫兒子過來,快喊聲葵伯,李朗依著叫了,養魚葵抬頭一望說:「看你兒子,長得比你還精靈,調教好,長大後有出色。」

「老哥,承你貴言!」茂林付錢拿了魚,笑著告辭了。

在「益均棧」與雜貨舖相夾著的一小片地,是望南村悠久歷史的新閘門市場。晴暖天早晚兩集,一、二十個攤檔,賣自產瓜菜、水果、雞鴨、自捕魚蝦,以及豬、牛肉等。茂林向擺攤老婦買了薑蔥回家蒸魚。

父子來到村東,在「百壽堂」中藥店前看了一陣,茂林說:「阿朗,你看掌櫃稱藥多細心,稱尾翹高了便從稱盤撿出一些藥,尾低了,又加上一點。為甚麼要這樣講究?藥稱多稱少對病人都不好,一定要按照醫生處方所定的份量給藥。」

「爸,依你講,做生意,要比耕田更細心了。」

「你說對了,賣糖賣米,也一定要稱夠數,少了,顧客會說你剋斤扣兩,稱多了,老闆卻要虧本。」(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