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這天雞鳴三遍,兩老便起床整頓行裝,往兩個自造小竹籠與小雞籠裏輕放鮮蛋、鮮魚乾仔、鮮果菜、鮮青豆以及肥雞、肥鴨等土產。七點多,便由嫁到三里外的女兒汝珍挑行李,一行走到東江邊,上了專走「望南—石虎」線的木造帆船。分別時,杏兒吩咐女兒要看好門戶,按時餵雞、餵豬……絮絮叨叨一小會,汝珍笑笑說:「媽,我會幫著看好家,你和爹放心同哥、嫂多聚幾天吧!」說罷下船回家去了。

這時,渡上已經坐了半船人,都坐在長統艙艙板的草蓆上。大多是望南村鄉親,少數是來自鄰近村莊的客人。年過花甲,老農般結實的茂林夫婦,走進船艙選位坐下,便笑笑地同旁邊認識的人打招呼。

坐對面一個年輕伙子說:「林公,你兩老可去探望朗叔一家?」

「對啦。你去石虎貴幹?」

「挑擔穀去賣,買點鹹淡,還準備去朗記布店買丈布,給大兒子做衣服,過兩個月他上學讀書了。」茂林高興道:「啟蒙入學,很好!」

坐在右側一個同輩鄉親說:「茂林哥,今日你同嫂子穿得這樣光鮮,可是去賀朗姪的布莊新張?當年你教子從商,他大發哩!」

茂林和藹地答:「你前面說對了。講到發,阿朗還是一般,有碗安穩飯吃就是了。」

從望南到石虎,船順水而行,行速頗快,船客們有說有笑,不覺間,渡船已慢慢地在石虎鎮北岸一個碼頭靠岸。

來到埠上這個家,兩老在廳裏坐了片刻,喝下半杯茶,茂林便要兒媳領著去看隔壁新置的樓宇。父子兩代夫妻相隨進入新舖,大家都朝舖面頂端仰望,空蕩蕩,視覺寬敞,茂林驚訝地說:「新舊舖面一打通,闊了許多,好大了啊!」老人生活在鄉下一輩子,看得小店小屋多,才有這突然感覺。

李朗笑著說:「爹,布莊的舖面將比原來的大了一倍。」他邊說邊引著兩老向幾位正商議裝修最後一項工程的師傅走去,介紹父母同他們認識,陸師傅緊握茂林的右手說:「阿叔、阿嬸好!」

李朗又向父母解說,新、舊舖面兩邊相貼的牆,十位工人昨晚幹了一通宵,把全部磚拆了下來,現下,他們正研究怎樣建立柱墩,支撐二樓橫樑,好加固樓房。為了不耽誤舊店營業,我們向石虎戲院租借這一張舊帷幕,橫掛中間,今天那邊照常做買賣,這邊可立即施工,以保安全,這可是百年大業。

茂林點頭讚好,再轉頭說道:「陸師傅,謝謝你們幫忙哩!」

「我們在石虎能做這樣大工程,也很高興!阿叔,一看你就像見到李老闆,父子相,都是福壽之人!」

茂林含笑點頭示謝。

看過樓下這層,再看二樓、三樓,像樓下一樣,上兩層也都裝上門。新、舊樓由此相通。老太楊杏兒對廳房佈局最感興趣,看過一輪後,她說:「嘻,一裝修,客廳、飯廳變寬了,房子也多了幾間,住起來多舒服。」

老爺茂林同她不一樣,關注的是前面的舖面,樓下尾端的倉庫,看兩端都打通,面積大大放寬,他問兒子:「現在這倉庫大了一倍,大約可存放多少布匹?」

「爹,大大細細可放七、八千匹。」

「那新舖面呢?」

「能放三千多吧。」

聽罷,茂林邊走邊唸唸有詞:「兩處一萬多匹,夠大夠多了…」他參觀新置樓宇萌發的這一直覺,不斷在腦海中打轉,悠悠然地隨著兒子走進辦事房。杏兒與媳婦邊行邊談起家事,相伴著入裏屋去了。(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