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京宣佈停止「商改住」項目。這是繼多次調控住宅項目後,北京再次加碼樓市調控,也引發了業界關注。

北京3月26日晚間宣佈,針對在建在售的商辦類(商業類和辦公室類)樓盤項目,規定不得用於居住、不得出售或轉售給個人,商業銀行暫停對個人購買商辦類項目提供按揭。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表示,企業持有和購買、再轉讓將有非常高的稅費成本,個人可能因此放棄購買商辦類公寓。 

北京再加碼調控

市場人士發現,北京的樓市調控已經從去年10月初的新房市場,擴大到二手房,目前再到商辦類項目。路透社在北京3月17日開啟本輪調控的前一天就曾引述分析表示,本輪調控可能主要針對二手房。 

北京的樓市調控政策被市場認為是大陸的「風向標」。最近一個月,大陸已經有20多個城市參與樓市調控,這是繼去年10月份之後的又一輪大範圍密集調控。 

《經濟參考報》引述分析表示,未來加碼調控的地區可能會更多。據悉,成都市已經緊跟北京,宣佈了對二手房的限購限貸。 

3月17日以來,北京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主要包括:「認房又認貸」並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至60%;首套按揭款利率優惠從9折提高到9.5折;外地人要連續繳納60個月個人所得稅;離婚一年內申請按揭按二套房信貸政策執行;取消「過道學區房」這一入學條件;關停11間違規中介。 

分析:調控需要治本

針對北京17日以來的密集調控措施,大陸經濟學家謝逸楓25日撰文表示,最近北京嚴格控制限購限貸,大陸多個地區緊跟調控,但問題是只調控了購房者和房企,卻沒有解決問題。 

大陸的土地出讓金一直很高,高地價的直接受益人是政府,但是房企卻因此開發成本高漲,購房者的房價中,地價和稅費等佔到60%以上。 

他主張房地產市場遵循市場規律,並分析表示,如果用計劃經濟的行政指令、手段去調節市場供需、調控房價,會讓房價越調越漲、越強壓越反彈,未來老百姓可能還是買不起房,同時會引發金融危機、銀行債務危機。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的執行副總裁Paul Sheard在26日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說,房地產泡沫是金融危機前兆。 

公開資料顯示,中共實行土地公有制,30多年來壟斷土地供應,並以向房企高價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推高地價,進而以高房價來維持高地價,經濟界認為,針對購房者和房企的各種調控只能短期起作用,比如去年10月初密集調控後,今年2月份房價再次出現高漲。◇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