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Mazda 6的第一代推出時,從舊有626的時代跳進單字型號,車型也更趨時尚,令人耳目一新;數年後推出的第二代Mazda 6,車體也變得更為流線,尖銳的車燈與倒三角進風口,留下不少回憶;踏入第三代,Mazda 6已演變成一個成熟的男士,穩重中透著運動氣息。 

1.引擎、波箱

然而,其中一大改變也是在引擎方面,採用Mazda最新的SKYACTIV技術,2.5升直四SKYACTIV-G汽油引擎,可發出184匹的最大馬力,以及185磅呎的最高扭矩,雖然沒有現時普遍的渦輪增壓引擎,動輒就有多達200多匹馬力,但是好處是輸出線性,沒有渦輪介入時的突兀感。 

與之匹配的同樣以SKYACTIV命名的SKYACTIV-Drive 6速波箱,標配為棍波箱,測試車升級為自動波箱,但是仍然是6速,沒有現時流行的7、8速,卻也有+/-手動模式,而且也加入了方向盤的Paddle Shift,隨時隨地也可介入操控。 

2.科技配備

Mazda的新科技之一的i-ELOOP「剎車能源再生系統」(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將以往剎車時浪費掉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再以「電容」(Capacitor)來代替一般充電池保存,充電及放電時有更快的速度,而在實際使用上耗油量有10%的進步。

Mazda的i-ACTIVSENSE是結合了一系列不同的先進安全技術,如毫米波雷達(Milliwave)和攝影機。這系統可以幫助駕駛者更為安全駕駛和識別潛在的危險,以及預碰撞安全技術,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幫助避免碰撞或減輕車禍的嚴重程度。 

新加入的GVC系統,全稱為G-Vectoring Control,通過主動控制引擎的扭矩輸出,可減少急速轉向時的離心力,讓駕駛者及乘客有更佳的乘坐感,又可令汽車更穩定。筆者有一次在急速切線時也有非常穩定的表現。

3.內部裝飾及設計

與上次測試的2015年款Mazda 6又有甚麼分別呢?2017年款Mazda 6的內裝有比較大的升級,首先,中控台的屏幕不再是嵌入式,而是採用新Mazda3的插入式,看起來更時尚,中控台的按扭也重新安排,方向盤加熱及前座加熱上移至送風口下方,現今不常用的CD機則移至最下方,也是合理的改變。用以操控屏幕、導航系統及音響的Mazda Connect,則全設在波棍後方位置,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測試車的白色內裝,看起來清新,比黑色的好很多,只是一如以往,對不喜歡打掃的筆者只是一個負擔,要筆者選擇的話,還是深色一點好! 

後排左右兩座位都裝上了加熱設備,開關卻藏在中間的手枕內,當放下手枕時更顯貴氣,但是,如果中間也有乘客時,便開啟不了加熱,Mazda的設計師也應想想怎樣改一改呢!◇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