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大紀元》:當你看今天(2015年)的美國製造業,2003年你對來自中國的競爭所做的一些預測成真了嗎?

羅斯先生:我們反對的是傾銷,即一個產品在國外市場的售價低於在國內市場的價格。

我們認為應該保護美國產業抵抗這類行為。美國人大多支持自由市場,但是21世紀初期發生在鋼鐵業的傾銷現在又再次發生,該產品在美國的價格低於在中國的製造成本。

這是不合法的競爭。如果有人可以在他們的國家更便宜地生產商品,並在美國出售,我覺得這很好。但不應該是在他們的國家有一個價格,然後在國外有個較低的價格。

《大紀元》:你認為中共為甚麼這樣做?

羅斯先生:我認為他們有個時期產能過剩,因為中共(政府)關心的是就業而不是利潤,對政府而言,維持就業非常重要。因此,為了保障就業,即使沒有足夠的需求,工廠必須持續生產。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把多餘的商品傾銷到海外。

《大紀元》:美國可能是世界上最具創新精神的國家,但卻不能這麼描述中國。

羅斯先生:中國也在創新。他們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大和最快的電腦。這在十年前是難以想像的。但他們還沒有像美國那樣具有創新性,沒有任何國家的人民的創新性能與美國相比。年復一年,美國獲得的專利比任何其它國家都多得多。有趣的是,日本是第二。

《大紀元》:現在中國有的技術,主要是靠複製和竊取而來,而美國總是創造新東西,為甚麼有這種差異,尤其是中美之間的差異?

羅斯先生:美國基本上是個自由市場經濟,創業精神在過去幾個世紀一直很受美國人民的重視,所以美國有個真正的冒險傳統。創新涉及很多冒險。

相較於私有企業,國有企業不太可能成為一個巨大的風險承擔者。由於中國經濟一直由國有企業主導,所以在一個大的官僚體系中創新是很難的。只要看看美國政府就知道了,他們想出了甚麼有趣的創新嗎?

因此,對一個由國家主導的經濟體系出現麻煩不要感到驚訝。近年來,中國在一些領域取得進步。而且他們在大學教育中更加強調工程和科技教育。今年42%的中國畢業生來自數學、工程、科學或技術領域。這個比例約是美國的3倍。

《大紀元》:中國總是數量大,但質量不好。

羅斯先生:如果你有更多的工程師和更多的科學家,單就概率而言,他們發現新東西的概率變得更高。

《大紀元》:中國目前的問題,如股市,您怎麼看?

羅斯先生:我們認為中國目前有兩個獨立的問題。一個是市場本身,股票市場,完全失去控制。在六月份,零售投資者開設的新股票帳戶比去年全年還多。三分之二的中國股民沒有高中學歷。

所以,這些對市場非常不了解的人被巨額回報誘惑投入中國股票市場。此外,槓桿炒作問題嚴重。中國股市在泡沫頂峰時,15%的股票是透過槓桿炒作借來的錢投資的。這是一個巨大的比例。所以你將所有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然後股市泡沫破裂。

我想,隨後發生的事情,政府似乎驚惶失措,做了許多非常恐慌性的舉動。他們首先提高了融資借款的要求,然後又降低了。後來,他們投入數千億美元到股市。現在他們正在起訴傳播股市負面消息的人。

我認為所有這一切的困難是,當政府出現恐慌的跡象時,特別是一個在歷史上總是能控制社會上發生的事情的政府,當表現出恐慌時,人民就更為恐慌。

《大紀元》:你對官方增長數字有甚麼看法?

羅斯先生:中國經濟增長絕對沒有7%。多年來,我們一直覺得這些數字非常非常誇大。如果你看看其它真實的指標:電力消耗、天然氣消耗、石油消耗、水泥消耗、鋼鐵消費、電信消費、零售銷售等,如果查看所有這些指標,沒有一個指標的增長率接近7%,出口增長也沒有。

因此,有一陣子,我們認為中國的實際增長率小於5%,現在可能甚至不到4%。外界許多人曾相信中國7%的增長,但現在局勢已經變得很清楚,人們開始調整他們的想法。雖然人們不應該對中國增長不到7%的事實感到震驚,但很多人一直相信這個數字,現在他們被驚醒了,這導致了外溢效應,影響了美國股市。

《大紀元》:你相信中國的經濟改革嗎?

羅斯先生:我想他們一次想要做好幾件事情,這讓事情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

他們試圖轉變成消費者導向型經濟,但現實是他們最大的驅動力是資本投資。很難實現這一轉型,因為資本投資仍佔經濟總量的44%左右。

他們正試圖實現轉型,但同時他們正在進行非常必要的反腐運動。反腐運動傷害了消費者支出。人們害怕顯示他們的財富,甚至連一般中產階級與腐敗無關的人。

你試圖擺脫一些巨大的腐敗,但傷害了過渡到一個消費者導向的經濟。我認為他們最終會到那裏,只是過渡時期總是艱難的。與此同時,世界其它地方的經濟問題也影響到中國。加上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貨幣的強勁,使得成為出口企業非常困難。

《大紀元》:中共政權可以做甚麼?

羅斯先生:他們需要繼續降低借款的成本。相對於發達國家,中國的借款成本仍然非常高。銀行儲備金的要求,他們也減少了,但相對於世界其它地方依舊非常高。

他們需要刺激經濟。這是另一件他們需要做的事,我相信第十三個五年計劃將於10月推出。

我認為這次將更多地關注社安福利網絡、教育、醫療保健,這幾個部份的投資與中國整體經濟發展不配合。我認為他們需要這樣做,我相信他們在10月將會宣佈。◇

接下文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