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童謠〈九九歌〉唱到三九「小寒」時節寒冰凍結的景象: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小寒:第二十三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當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為小雪節氣之始。每年在陽曆1月5日前後到下個節氣「大寒」前的這半個月期間。小寒和大寒兩個節氣,都是反應天氣冷暖溫度變化的節氣,到了此時標誌著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期間,日南來斜照,地表層吸收日照和放出的熱量趨於相等,儲存熱量最少,因此,小寒節氣天氣最冷。冬至雖然是陰盛至極而一陽生之時點,但並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類似於一天中最高溫度不是出現在中午而在下午二點左右的狀況。

消寒圖和〈九九歌〉。(網路圖片)
消寒圖和〈九九歌〉。(網路圖片)

小寒古物候

古時先民記載二十四節氣的物候,都以當時生活體驗的黃河流域一帶為範疇。《逸周書・時訓解》記載小寒物候,都是以鳥表態,曰:「小寒之日,鴈北向,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雊。」

雁、鵲、雉都是鳥類,古人從鳥類身體掌握物候的變化,因為「禽鳥得氣之先故也。」元人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道:

鴈(雁)北向⋯⋯二陽之候,鴈將避熱而回,今則鄉(向)北飛之,至立春後皆歸矣,禽鳥得氣之先故也。

鵲始巢。喜鵲也,鵲巢之門每向太歲,冬至天元之始,至後二陽已得來年之節氣,鵲遂可為巢,知所向也。

雉雊(音姤)。雉,文明之禽,陽鳥也;雊,雌雄之同鳴也,感于陽而後有聲。

也就是說,「冬至一陽生」之後陽氣越茂發,到了二陽之候,雁將從南方避熱而開始返回北方;喜鵲開始築巢;進入小寒十天後,雄雌雉雞同鳴。這些物候都帶著天地陰陽五行變化的顯現。

法國巴黎:鳥兒在結冰的湖上行走。(Photo by Gabriel Bouys / AFP Photo)
法國巴黎:鳥兒在結冰的湖上行走。(Photo by Gabriel Bouys / AFP Photo)

小寒俗諺・預測天氣

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這時日最冷。從冬至日開始,以九日為一單位,三九正處小寒節氣中。

以下是一些關於節氣預測天氣的俗諺,體現了前人的經驗,今人不妨參之、考之,自己加以驗證一番:

「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和」;「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小寒無雨,大暑必旱」。
「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
「小寒雨濛濛,雨水驚蟄凍死秧」。

黃公望《快雪時晴圖》局部。(網路圖片)
黃公望《快雪時晴圖》局部。(網路圖片)

地方風釆 三九小寒養生

中國小寒節氣中的食俗,北京吃臘八粥,南京吃菜飯、廣東吃糯米飯,而在台灣很盛行吃羊肉爐、帝王鴨、麻辣火鍋等暖胃納氣食物。

黑山羊滋補火鍋。(張學慧/大紀元)
黑山羊滋補火鍋。(張學慧/大紀元)

麻辣湯底的羊火鍋令人食慾大開。(蕭雨萱/大紀元)
麻辣湯底的羊火鍋令人食慾大開。(蕭雨萱/大紀元)

「冷在三九」,因而小寒食補的食俗文化成了各地的一道風景線。寒冬時節萬物閉藏,寒氣使得寒性凝滯易傷陽氣。中國古傳個人冬季養生也要重視順應大自然養藏之勢,毋傷毋擾身心,去寒就溫,潤澤五臟,無泄皮膚。《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臘八粥

黃曆十二月稱臘月,臘月初八一般落在小寒節氣中,以2017年來說,1月5日交小寒節氣,巧是臘月初八。臘八吃「臘八粥」現在也成了各地的食俗。

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表達了季節的心情。(彩霞/大紀元)
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表達了季節的心情。(彩霞/大紀元)

「臘八粥」是將粗糧、細糧、豆類、果品等煮在一起,充分發揮互補作用,營養豐富,且具有多種食療作用。臘八粥的食材並沒有制式的品樣,臘八粥可以集合當地特產糧、豆、果品之大成,原料多種多樣。 其中常見的材料,如糯米、粳米都有補胃的作用。

煮臘八粥常見的材料是集合當地特產糧、豆、果品之大成。(彩霞/大紀元)
煮臘八粥常見的材料是集合當地特產糧、豆、果品之大成。(彩霞/大紀元)

傳統中醫認為,糯米性溫味甘、養血、止渴、止煩、健脾胃,有助補中益氣、溫養胃氣、止虛汗、治頻尿,可說是溫和滋補品。所以寒冬養生,無論中國南方或北地,都適合食糯米粥、糯米飯。當然,過猶不及,糯米黏滯,難於消化,適度食用為宜。

節氣生活美學

在中國大陸,北地小寒時節江中雪已經凍結成冰,南方也會下起一、二場雪。平靜的雪中,冬天地平線更是開闊。清代文人鄭板橋有首詩〈雪景〉以數字描寫落雪景景緻,一片、二片、千萬片的雪花,化入梅中都不見。文人的妙會,無聲的喜鬧無限綿延成了冬季賞心奇趣: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畫梅花〈九九消寒圖〉。(網路圖片)
畫梅花〈九九消寒圖〉。(網路圖片)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