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下午表示,政府會在幾日內整理橫洲發展的資料,再召開新聞發佈會向社會通報,又稱計劃的「細節」是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領導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負責。但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晚上反駁,曾俊華從未出席過會議,也沒有決定將橫州發展計劃以分期形式進行。此外時任及前任元朗區議會主席皆表示不知還有第二、三期計劃。

在傳媒接連揭露橫洲公屋發展計劃內幕,梁振英政府被迫兩日內三度發聲明,但是仍有很多疑點未明。一直跟進事件的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昨日出席一電台節目時表示,將來進入議會引特權法調查橫洲事件,主要調查由2013年到2014年底,決定由1.7萬單位減至4千個,期間到底發生甚麼事,究竟是誰做最後的決定?由誰負責?「摸底這部份是最古惑的,你摸一個人的底,由某人指使去摸一個人的底,如房屋署去摸底,摸某一位鄉紳的底,該鄉紳應跟某些人有關係,那摸底就不僅是鄉紳的利益,可能還有地產商的利益包括在內。他認為可能在更早之前當局已經開始摸底,要弄清政府是否因為「摸底」而作出相關決定。親自主持橫洲發展跨部門會議的梁振英,應交代是否知道和同意減單位的決定,以及事件中責任。

朱凱廸認為摸底不僅是鄉紳的利益,可能包括地產商的利益,要弄清政府是否因為「摸底」,而決定將橫洲興建的公屋數目由1.7萬單位減至4千個。(蔡雯文/大紀元)
朱凱廸認為摸底不僅是鄉紳的利益,可能包括地產商的利益,要弄清政府是否因為「摸底」,而決定將橫洲興建的公屋數目由1.7萬單位減至4千個。(蔡雯文/大紀元)

對於今年初立法會通過有關橫洲4千個公屋單位的基本工程撥款,民主派議員最終通過撥款,朱指當時政府提交給立法會的資訊不足夠,導致誤判,希望項目能重新諮詢,實踐公平公正公開的城市規劃。目前已有29位非建制派議員參與聯署,他認為建制派議員不應避開這個問題,希望能從城市規劃及居民角度,得出一個真正先易後難方案,令棕地可以發展。

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則表示,主席未必有權將之前通過的項目再重新諮詢,不過如果有議員主動提出,並獲大多數議員支持,區議會可要求政府就發展計劃重新諮詢。當年仍未擔任主席的沈豪傑強調,前年討論橫洲發展時,政府文件並沒有提及計劃分三階段興建共1.7萬個單位,根據記錄,當時是以修改分區大綱圖的形式放進議會討論。

對於很多相關人士皆表示不知政府口中的一萬七單位,朱凱廸認為是摸底文化導致,「導致有部份人知,大部份不知的局面,而部份人知可以與政府高官可以對發展做出重大決定。有人因此受害、有人因此得益,但公眾不知情。」甚至連區議會主席都不知情,「城市規劃的不公道的狀況已很嚴重。」

梁志祥認政府三次摸底

另外,「梁粉」之一的元朗區議會前主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出席另一電台節目透露,政府曾在2013年至2014年,3次就元朗橫洲發展向他與屏山鄉事委員會等當區區議員「摸底」,他指首次「摸底」是在元朗區議會會議室內進行,當局透過民政處約見他本人、屏山鄉事會的曾樹和及鄧慶業等5人,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也在場。他說,當時議員皆認為元朗已逼爆,反對政府提出的 1.7萬單位橫洲發展計劃,屏山當區區議員更拍枱反對,不同意將大量人口遷入屏山鄉。第二次「摸底」在2、3個月後,政府再約見5人,建議將北面地盤部份棕地用作工業村。至於第三次「摸底」,梁稱是在2014年6月24日區議會大會前,政府當時稱改為4千個公營房屋單位較容易,但沒有聽過之後還有第二、三期計劃。

元朗區議會前主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政府曾在2013年至2014年,3次就元朗橫洲發展向他與屏山鄉事委員會等當區區議員「摸底」。他又指自己沒有聽過橫洲發展有第二、三期計劃。(蔡雯文/大紀元)
元朗區議會前主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政府曾在2013年至2014年,3次就元朗橫洲發展向他與屏山鄉事委員會等當區區議員「摸底」。他又指自己沒有聽過橫洲發展有第二、三期計劃。(蔡雯文/大紀元)

早前指香港亂局源於「亂港四人幫」的成報,昨日再以頭版形式以「中聯辦梁振英圖瞞真相」為題,批評梁振英2013年「操盤」下的元朗橫洲公屋發展項目充滿詭異,支持立法會議員用特權法成立專責委員會來查明真相,平息民怨。

梁振英表示,政府會在幾日內整理好有關橫洲發展問題的資料,召開新聞發佈會向社會通報。又稱橫洲發展計劃是由曾俊華領導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負責跟進,自己並無參與。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晚上回應稱,由梁振英主持、有關皇后山及橫洲發展的專責小組,曾俊華是成員之一,但他未曾出席專責小組的會議。又強調曾領導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並無決定將橫洲發展計劃,以分期形式進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