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二十一世紀設計製造的汽車,除危害、污染環境的廢氣大量減少之外,車體結構與防撞設備也大量加強,其乘客的安全係數也比幾十年前要高許多。當然新車價格也因之而扶搖直上,1974年我買的一輛最便宜的新車(AMC Gremlin),因為有自動排檔與冷氣等「豪華」設備,才花了近兩千美元。這兩千美元現在好像只能買到新車裏的一項豪華全球定位系統GPS啦! 

1977年某日,見報上一則新車促銷廣告,有五輛全新的意大利「菲雅特Fiat 128」四門轎車要賣,每輛售價才一千三百九十五元,仔細讀那廣告上的蠅頭小字,原來是賣了快兩年還賣不出去的1976年型,雖然是陽春車,但是的確是新車。

「菲雅特」系列的車子,就像英、法等歐洲系列的車子,需要不斷細心的維修、微調,才會跑得比較「順」。我們當時已是四口之家,需要一輛四門轎車,「菲雅特」雖然聲名不佳,但是我仗著曾有修護過四部「菲雅特」車子的經驗,願意試試運氣,立刻跳上車子趕去車廠,生怕去晚了會賣光啦。

一路上自己嘀咕自己,只要它不是那早已被美國大眾笑翻了的亮紫色(不是那「性感」的淡紫色,是深茄紫色),我一定二話不說地當場付現金。到車廠後,銷售員領著我拐彎抹角地繞到遙遠的停車場角落,定睛一看,那整齊排放的五輛「Fiat 128」,果然全都是被人當作笑話講的亮紫色,看得我只有嘆氣搖頭的份兒(當然是沒有買囉)。

當年的「住」

1974年剛由田納西州搬到達拉斯不久,就在達城西北方的卡羅頓市,分期付款買了一棟一千四百五十平方英呎的新房子,三房兩衛雙車房,總房價比兩萬元少了整整一塊錢。其實「廣廈千間,夜臥七尺」,以現在的居住標準而言,這房子雖然嫌小了一點,但我們一家兩大兩小四口是絕對夠住的。 

約莫一年後,我又換了工作,工作地點由達拉斯市轉到艾迪生市。當時,艾迪生市的發展,還是圍著那私人飛機起降率全美國第一名的「艾迪生機場」。市貌全是一些單層的工廠與倉庫。

機場東邊是大片棉花田,座落在棉花田中間的那棟惹人注目的紅磚建築物,就是艾迪生市「唯一的學校」。因為學生不多,十二個年級全部集中在那一棟被稱為「艾迪生學校」的建築物中。這棟建築物,在艾迪生市徹頭徹尾被改造成北達拉斯的「飲食一條街」時,成了古蹟而保留下來。其內部,已改造成一家生意不錯的高級西餐館。◇(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