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為某一件事爭論,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是否想過為甚麼而爭?又如何收場? 前天到超市買東西,一位3、4歲的小朋友正在和他的父母爭論。原來是因為一盒朱古力餅乾。孩子說和剛才那一包不一樣,而父母卻說是一樣的。當然結局是父母爭不過孩子,最後還是買下了這一包朱古力餅乾。

我對買沒買餅乾並不關心,而是關心他們所爭論的問題,到底是相同還是不相同。結論卻是令人吃驚的,因為大人和孩子說的都對又都不對,是他們兩個人看問題的基點不同而已。同前一包相比,第二包從形狀到廠家都是相同的,他的父母說的沒有錯;但從口味上相比,略有不同,孩子說的也沒有錯。問題出在大人和孩子的基點不同。大人認為買一包就可以了,買多了吃不了就會浪費;而孩子的基點是,兩種口味不同,買來都嚐一嚐。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們平時遇到問題爭論時,也是如此,都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在那裏爭論,最後好不容易明白對方的看法了,為了面子,也不想承認,當然會不歡而散。

每一次遇到爭論時,換一個角度,站在對方的立場看一看,就會減少爭論,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都退一步,就會找到問題的出路,人也會變得豁然開朗,就會成為人們常說的有智慧的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