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宣言》得以提交的歷史時刻。John Trumbull 1828年繪。原懸掛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該畫可見於2美元紙幣背面。(維基百科)
 《獨立宣言》得以提交的歷史時刻。John Trumbull 1828年繪。原懸掛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該畫可見於2美元紙幣背面。(維基百科)
美國 《獨立宣言》。(維基百科)
美國 《獨立宣言》。(維基百科)
相關文章

7月4日是美國國慶日,也稱作「獨立紀念日」。美國將這一天定為國慶日,是因為美國的立國之本——《獨立宣言》在二百四十年前的7月4日正式通過問世。作為《獨立宣言》的撰稿人,湯瑪斯·傑佛遜把他一生的大部份時光都用在了倡導並實踐《獨立宣言》所昭示的自由平等理念。傑佛遜於1826年7月4日離世,這一天恰好是《獨立宣言》誕生紀念日,可謂無巧不成書也。

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是世界上一切尋求幸福、自由、民主和獨立的人們心目中的英雄,當我第一次讀到他寫的「人人生而平等」時,他就成了我的偶像。那時我還是一個中學生。

湯瑪斯·傑佛遜1743年出生在維珍尼亞州的阿爾巴馬拉縣(Albermarle),1826年在其首府夏洛斯維爾(Charlottesville)的家中去世。在83年的人生中,他當過維珍尼亞州議會代表、州長、駐法國特使、第一屆美國國務卿、第二任美國副總統和第三、四任美國總統。在我看來,他歷史中最光輝的一頁,卻是他所寫下的美國《獨立宣言》。1809年他從總統位置退休後,就回到了蒙迪卡羅(Monticello)家中,安度晚年。

湯瑪斯·傑佛遜的政治遠見和智慧是和美國的獨立戰爭融合在一起的,也是和當時美國建國初期其他先哲的思想及互相影響分不開的。天佑美國,為它送來了一批富有遠見智慧、有犧牲精神的開國先人,其中包括維珍尼亞州的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賓夕凡尼亞州的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麻塞諸薩州的亞當斯( John Adams)等。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堅定的自由、民主、獨立的信念,為民主事業不惜獻身。

1774年9月,美國人在費城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每個殖民地州(除佐治亞)都派了代表參加。在大會上,他們首次提出了美國人要求擁有「生命、自由和私有財產」的權利。會後,1775年初,為了反對英國議會把麻州定為叛亂州,維珍尼亞州的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提出了「不自由,勿寧死!」的口號。

1775年4月19日,美國人在麻塞諸薩州的萊克星頓(Lexington)向英國人打響了第一槍。獨立戰爭的序幕由此拉開。5月,第二屆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喬治·華盛頓被任命為新大陸聯軍總司令。6月17日,第一場正規的美英對戰在波士頓的邦克山(Bunker Hill)展開。

《獨立宣言》初稿橫空出世

1776年6月7日,維珍尼亞州代表里查·李(Richard Henry Lee)正式向第二屆大陸會議提交要求美國獨立的提案。11日大會宣佈任命包括湯瑪斯·傑佛遜在內的五人委員會負責起草美國獨立宣言,其中包括賓州代表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麻塞諸薩州的亞當斯(John Adams,第二屆美國總統)和紐約州的萊文斯頓(R. Levingston),傾茶事件的領導人康州的薛曼(Roger Sherman),他是第一個提出國會兩會人員來源構想的人。

這五人均為當時民主獨立運動的精英。傑佛遜被委托負責宣言的總體編寫。據說他才思泉湧,集一生自由民主的理念、淵博的歷史知識和精湛的文學藝術功底,一氣呵成,在沒有帶任何參考書籍的情況下,僅用一兩天功夫,就將初稿完成。然後由富蘭克林和亞當斯稍做修改。6月28日,他將《獨立宣言》的初稿送交大會審閱。

7月2日,12個殖民地州(紐約州缺席)的代表召開大會,投票支持里查·李的獨立提案。1776年7月4日,傑佛遜起草的文件被大會正式通過。被後人稱為不朽著作的美國《獨立宣言》從此問世。起草人傑佛遜當時年僅33歲。

《獨立宣言》向人類歷史有力地宣佈:「我們認定以下的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人人受造平等。他們為上帝所造之始,就被賦予以下的諸種絕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對幸福的追尋。」

獨立宣言所闡述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民主的理念被幾百年來的歷史證明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傑佛遜對人類的獨裁者和獨裁制度嫉惡如仇,他曾表示:「我在上帝面前起誓,我一如既往地而且永遠地和人類任何形式的獨裁者為敵。」

《獨立宣言》並不算是一部具體的政治運作的指導書,而是一部富於政治智慧、洋溢著燦爛文采、充滿了歷史遠見的不朽文獻。值得注意的是,在宗教信仰方面,傑佛遜本人並不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但他卻明確表達了人類的一切,平等、自由、社會的未來、政府的穩定結構、政府與老百姓的關係等等,都必須在上帝之下來尋求。

蒙迪卡羅的田園時光

傑佛遜作為藝術家的一面勝於政治家,充滿政治智慧多於熱愛政治鬥爭。他愛好安靜的田園生活。1809年,在當了兩任、歷時八年總統後,傑佛遜退休回到蒙迪卡羅家中。他說這是「離開了可惡的政治,回到了我家庭的懷抱,我的農田、我的書齋。」

他的生活轉向了和朋友交往、通信,特別和亞當斯通信極多。有可能因為他曾是亞當斯黨總統時的副總統,兩人又都參與了《獨立宣言》的創作,儘管他們曾有過一段不愉快的政治分歧。傑佛遜也將更多的時間用於蒙迪卡羅的農田、林木和花園建設。此外籌建維珍尼亞大學也是他非常關心的重頭工作。

傑佛遜的生活習慣很特別,不論就寢早晚,他總是在天亮前起床。他自稱,五十年來從未在床上被太陽逮住過。每天早上只要能看清楚臥床對面牆上掛鐘的指針,就立即起床。他還有記錄每天的溫度和風向的習慣。

傑佛遜有一套自我鍛煉身體的方法,就是每天早晨用冷水泡腳,整整堅持了六十年。他故居的床對這個1.88米個子的人來說顯得比較小,據說,他經常把枕頭墊高,半坐半睡。

蒙迪卡羅的花園很有名,有不少奴隸在此工作。他們中間有能幹的匠人和園丁,把蒙迪卡羅打造成異常美麗的地方。傑佛遜一向反對黑奴販賣,他在1784年向當時的國會提出過一個議案,建議在1800年以後,全美國境內禁止奴隸買賣制度。但是這個議案不幸被否決。早在《獨立宣言》初稿中,他就做了這方面的努力。受他思想的影響,麻州在1788年就宣佈了黑奴買賣為非法。

可惜傑佛遜不擅於理財,他一生欠債很多,無法還清。遺憾的是,在他去世後,蒙迪卡羅在1831年被迫出售。買主僅僅把它作為飼養蚕子的地方。幸好在1834年,蒙迪卡羅被一個猶太後裔的美國海軍軍官買去,他是傑佛遜的崇拜者。經歷了兩代人,蒙迪卡羅被維修管理得很好,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紀念物。到了1923年,一個叫「湯瑪斯·傑佛遜紀念基金會」的非盈利組織發起募捐運動,甚至連小學生都加入了「為蒙迪卡羅捐出您的一分錢」的活動。最後,他們用籌款買下了這個地方,專門為了紀念和教育後人。聯合國把它列入「世界珍貴遺產」。蒙迪卡羅屬於在任何情況下不惜任何代價都要加以保護的國際遺產。如此殊榮,整個美國僅此一例。

《獨立宣言》誕生日辭世

1826年6月24日,83歲的傑佛遜在家中病倒,7月2日他開始進入彌留狀態。偶爾醒來時,他只是詢問家人7月4日到了沒有。7月4日《獨立宣言》誕生日這天,遠在波士頓的美國第二任總統、宣言副作者之一的約翰·亞當斯去世。他臨死之前對家人說:「我就要去了,但好在傑佛遜仍然健在。」然而他不知道,他的親密戰友,獨立宣言的作者湯瑪斯·傑佛遜已於几小時前在蒙迪卡羅家中與世長辭。天意使然,這一天恰恰是美國《獨立宣言》誕生的五十周年紀念日。

在蒙迪卡羅背面的山下,是傑佛遜家族的墓地。他的家人大都葬在那裏。傑佛遜的墳墓被鐵欄杆圍住,訪問的人不能進入,但可以在外面觀看和拍照。他的墓碑上鐫刻著他本人授意的碑文。他曾規定,不能多寫一個字,這就是:

湯瑪斯·傑佛遜在此下葬

其人是:美國《獨立宣言》的作者維珍尼亞州《宗教自由法案》的提案人維珍尼亞大學之父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