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達‧E‧溫伯格(Linda E. Weinberger)博士在南加州大學任職三十多年,是該校Keck醫學院臨床心理學教授,精神病學、法律和行為科學的資深學者。(Holy Moly Press)
琳達‧E‧溫伯格(Linda E. Weinberger)博士在南加州大學任職三十多年,是該校Keck醫學院臨床心理學教授,精神病學、法律和行為科學的資深學者。(Holy Moly Press)
肖芭‧斯里尼瓦森(Shoba Sreenivasan)博士是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臨床心理學教授,她也是一位退伍兵心理學家,並主持司法心理學方面的事務。(Holy Moly Press)
肖芭‧斯里尼瓦森(Shoba Sreenivasan)博士是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臨床心理學教授,她也是一位退伍兵心理學家,並主持司法心理學方面的事務。(Holy Moly Press)
相關文章

試想一下,如果情緒也像食品一樣被打上標籤,這會不會鼓勵你尋求有益心臟健康的「快樂」呢?想必你也不願再攝入「內疚」、「怨恨」這些毫無能量的毒素了。

這就是新書《心理營養》(Psychological Nutrition)背後的理念。這本書主要面向女性,不過,有自省力和想像力的讀者都會與其倡導的策略產生共鳴。

合著者——臨床心理學家肖芭‧斯里尼瓦森(Shoba Sreenivasan)博士和琳達‧E‧溫伯格(Linda E. Weinberger)博士表示,垃圾情緒(如焦慮、嫉妒或恐懼)像垃圾食品一般拖累身體,讓我們遠離了真正滋養靈魂的人際互動和生活體驗。

情感的營養標籤當然並不存在,讀者需要盤點日常情緒來自己創製標籤,好比寫下「餐飲日誌」:一天之中,記錄下你的情感經驗,想一想,它們是在消耗你,還是讓你充滿活力?

監控每天的「情緒攝入」 生活更快樂充實

當開始檢視情緒反應的「能量效應」時,我們或能從自己的行為和體驗中看清一些習焉不察的問題。比如,與某人的好關係可能並不那麼有益身心,而是讓你的「心理能量」付出沉重代價。

就垃圾情緒的代價,以及情緒監控如何讓生活變充實的話題,大紀元與兩位作者進行了對談。(成文時略有刪節。)

大紀元:是甚麼激發了你們為情感添加「營養標籤」的想法?

琳達‧E‧溫伯格博士(下簡稱溫伯格):今天,人們非常關切自己的飲食,對食物中脂肪、纖維和鈉的含量很在意,但對「心理營養」的攝入卻未加同等關注。我們真的不太考慮與人的互動是否為良性,或者某些情境是否能從心理上幫到我們。因此我們用這種方式來引入此概念。

大紀元:沉溺於垃圾情緒會讓我們受到怎樣的傷害呢?

溫伯格:吃很多垃圾食品很不健康,會讓人營養不良:人體不能吸收到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或其它需要的營養。同樣,如果你積攢了負面情緒——緊張,焦慮,恐懼,這些也會消耗你,使你從心理上營養不良、虛弱乏力,影響對積極事物的開放態度——只有後者能激勵你、幫助你。心理上的營養不良會關上通向快樂生活之門。

肖芭‧斯里尼瓦森博士(下簡稱斯里尼瓦森):當你攝入太多脂肪和熱量,它們會形成腹部贅肉,也讓你變得疲勞睏倦。我們在心理層面模擬這一概念,即某些情緒會形成心理贅肉和鬆懈,最終你可能罹患「情感厭食」,或堆積諸如憤恨、嫉妒和悲觀等負面情緒。

身體的不適,特別是疼痛,也會受到情緒影響。因為我們的痛感通過大腦接收,而我們的情感活動也來自神經中樞和神經迴路。慢性疼痛和情感都與前額皮層(又稱前額葉皮質)有關,你的很多情緒反應對身體的痛感都有影響。

溫伯格:疼痛讓人產生很多負面情緒。而當人陷入焦慮的惡性循環,會懷疑是否還能從中自拔,這真的就會影響生活質量——很大程度上會剝奪轉換視角看問題的動力。而如果能調諧積極的情感和經歷,痛感也會減輕——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常常會忘記。

大紀元:你們的書是面向女性的。為甚麼女性特別容易「攝食」消耗性的情感呢?

斯里尼瓦森:女人往往擔當著養育者的角色,所以我們有助人的本能。而社會也推動婦女將包容、良善、能照顧人等品質置於自我照顧之前。以他人為本、樂於助人是好事,但很多女性卻被推向了取悅於人的誤區:做事是為讓他人喜歡。如果走入極端,就會成為「病態的助人」,我們稱之為「助人的海倫」(Helpful Helen)。

「助人的海倫」最終會把自己累壞。她會患上「情感厭食」,沒得到讚賞時她會生氣。這不是真正的給予或愛的心態,而是種受罰般的心態。

這種病態的助人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真的是有毒的。這不是說你不應助人,富有意義的人生就是為著他人的,只是你應保有一份真正的心靈參與感:「助人的海倫」會妨礙他們想幫的人的成長,也會妨礙自己的成長。她們相信自己在助人,而她們又很容易被惹,人們在她們身邊如履薄冰。

溫伯格:有時這些全心付出的女性可能覺得家人是否開心、受到照顧就是一切,但最終,你需要讓自己得到(心靈)滋養,需要照顧自己的健康。日久,這些女性會有被人忽視的感覺。沒有自己而完全被他人生活左右,不僅會引起不滿足感,也將阻止自身的成長。

大紀元:如果你願意有益他人,感到很強的責任感,如何才能避免進入病態誤區,又不會感到自己是推卸責任或者行事自私呢?

斯里尼瓦森:要理解充滿愛的真正付出與心懷怨恨的付出這二者的差別。如果你在給予時感到喜樂、活力、快樂和愛,那不是病態。這是真正的互動,不會讓你覺得心靈在被「靠乾」。而如果你在付出同時冀求回報、矚目,感到忿恨,或因不受重視而自嘲,那麼你並不是真正在給予。

有個相關的概念叫「自我沉迷」(ego addiction),自我的膨脹會讓人被情緒左右,此間你無法找到心靈的安寧。如此看來,助人的海倫是「自我沉迷」的,因為給予的過程參入了自我,那不是真正的慈愛,不是給予時應該真正發揮作用的那個你。

大紀元:你們在書末談及女人的神性。能解釋一下那是甚麼嗎?為甚麼女人可以避免走上一條「男性核心」的成功之路呢?

溫伯格:女人神性的概念是讓我們身為女性的東西:平和,協作,滋養他人。我們稱之為女人的神性,因為它趨向於孕育生命,而非競爭性與破壞性。

女性為中心的工作環境,往往與我們培育、成長的自然願景相契合;而男性為中心的商業模式經常是在強力驅動他人:你要競爭,要當最好的,必須超越他人才能成功。而這正是我們所退避三舍的。女性想要的面向是彼此合作、互相滋養和給予。身為女性,我們希望將我們的經驗和智慧加以分享。

我們強烈鼓勵被賦予了女人天性的人們敞開為別人著想之門,引薦他人、為之提供工作,為在他人努力時扶他們一把,而不是告知他人應如何做。

斯里尼瓦森:我們特別希望女性能投入一種「創業家式的慈善」。我們並不是在抨擊男性,我們喜歡男性,只是我們不是男性。女性在商業、科學及學術領域有自身的優勢,和男性核心的方式有所不同。

當女性試圖成為男子,披掛上有如鐵釘般堅硬的外衣,踩在他人之上出人頭地,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權謀瑪麗」(Machiavellian Mary)。這對任何人都無益。即使是成功的男人也懂得合作和發揮他人創造力的必要性。

女人的神性意味著合作、慷慨和付出。我們經常聽人說,付出的過程你就在收穫,我們也是這樣看。成功的女性常常走到一起,用她們的成功來鼓勵他人發揮創造力。這將惠及我們所有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