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曾經位列房地產企業百強榜的上海老牌房企中華企業連續兩年虧損,此前大舉擴張高價拿地的激進模式使其陷入困境。曾經風光無限的「地王」中華企業如今慘遭*ST,前景令人擔憂。

盲目擴張 虧損嚴重

中華企業近幾年的財報顯示,公司淨利潤已經連續5年下降,從2011年的8.47億元、2012年的5.65億元、2013年4.02億元,到2014年虧損4.89億元、2015年虧損24.87億元,5年時間一路縮水了300%。

有分析認為,中華企業當下這種局面主要是其前幾年盲目介入並不熟悉的市場與激進的拿地策略所導致的。公司專案主要集中在上海及部份二、三線城市。2009至2011年,伴隨著中國房地產黃金時期,中華企業也進入了高速擴張階段。

據克而瑞資料統計,在3年時間裏,中華企業曾6度拿地,總價達到80億元,涉及上海、杭州等多個城市的區域「地王」級項目。

2009年9月,中華企業以總價13.99億元拿下了上海寶山區羅店新鎮的D1-2地塊,樓面地價高達9,128元/平方米,溢價近3倍,被業內稱為羅店天價。

2010年2月,公司又以26.23億元的高價拿下上海松江區龍興路R19-1號地塊,樓板價11,111元/平方米,而當時這一地塊的掛牌價只有9.65億元。

此外,中華企業還於2009年以28.1億元購得杭州章家壩宅地,該塊地也因此成為杭州當年的「地王」。高價拿地後,公司曾於2011年宣佈開工,由於杭州房產市場進入低潮,6年過去了該「地王」還未開盤。業內人士稱,如今該項目要賣到3.5萬元/平方米才有可能保本。

售賣項目物業自救

中華企業在陸續購入天價「地王」後,陷入了降價即虧本、保價則滯銷的兩難境地。公司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儘管不斷通過借款進行資金補充,然而在2011年至2014年,中華企業還是負債纍纍,總體負債規模從180億元上升至335億元,增加近1倍。

為減少資金壓力,2012至2015年,中華企業先後出售了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2號樓專案、中華企業大廈部份物業、上海嘉定安亭新鎮項目40%股權、天津兩項30%股權等。不過在龐大的庫存下,貢獻仍是杯水車薪。2016年,中華企業仍表示要將工作重點放在存量消化上。

目前中華企業計劃轉型城市更新服務商,通過提供代建進行城市更新等服務,實現輕資產運作,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經營效能。不過中華企業是否能夠通過這種途徑實現自救,尚待時間考驗。

何為「*ST」

「*ST」是指由證券交易所對存在股票終止上市風險的公司股票交易實行「警示存在終止上市風險的特別處理」,是在原有「特別處理」基礎上增加的一種類別的特別處理,其主要措施為在其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以區別於其它股票,在交易方面,則是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處理的股票。◇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