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本版圖片來源:Fotolia

發炎是人體對外來刺激的一種防禦性反應,通常身體出現炎症的主要表現為紅腫、發熱、癢、痛、功能障礙等。輕微的發炎只持續幾小時或1~2天,但慢性低度炎症可潛伏在體內數月甚至數年。這種炎症一般很難被發現,而當炎症反應顯現時,罹患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和老年痴呆症等病症的風險也會增加。

慢性炎症產生的原因尚未明確,持續感染或受傷是部份原因,還有一些食物也會導致人體發炎。因此也可以說,疾病既是炎症的誘因,也是炎症導致的結果。為此,「健康生活網站」(prevention.com)總結出以下5種導致炎症的因素,提供給民眾作為參考。

1.肥胖

發胖會導致體內的脂肪細胞出現炎症反應。密歇根大學內科系教授雷蒙德‧楊(Raymond Yung)說,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脂肪組織內的細胞也在老化,這種情況就會觸發炎症。在年輕人中,肥胖本身會激起脂肪細胞的求救信號,傳達給免疫系統對抗這似乎不存在的威脅,從而在體內出現炎症反應。

2.壓力

壓力與炎症一樣,也分急性與慢性。楊說,急性壓力是在緊急情況下產生的,而慢性壓力則是身處於不美滿的婚姻或緊張的工作等慢慢形成的,因而導致炎症發生。雖然體內的應激激素皮質醇在調控炎症反應上起著關鍵的作用,但慢性壓力會抑制這種激素的能力,使炎症無法被察覺。慢性壓力也會增加某些炎性白血球的生成,增加罹患炎症相關疾病的風險。

3.吸煙

吸煙對肺部的刺激也會導致輕微炎症,使現有的肺部問題更為惡化。一些專家相信,吸煙導致肺部出現的慢性損傷與炎症可能是細胞開始變異的前兆,也是最終引起肺癌的原因之一。吸煙已被證實會增加某些發炎因數,例如:白血球數量上升、C-反應蛋白升高等。此外,空氣污染也會對肺部產生類似吸煙的影響。

4.腸胃道細菌

人體70%的免疫細胞都存在於腸道中,因此腸道細菌能以不同的形式影響免疫系統。楊說,腸胃道中的細菌可抑制或啟動炎症,這要取決於它們屬於哪種細菌,也就是醫生經常使用益生菌來調節腸胃道炎症反應的原因。雖然目前尚未完全了解這種相互作用,但已在探索環境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對於體內微生物引發炎症的影響。

5.飲酒

當酒精被分解進入人體後,會產生有毒的促炎性副產品。由於肝臟深度參與了酒精的分解過程,所以特別容易受到飲酒過度的影響。過量飲酒的後果之一就是脂肪肝,而脂肪的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最終引起肝炎或肝硬化。◇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