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事之大者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案件,小者乃至談論隨地吐痰的陋習,都有人引用《禮記》這本書。《禮記》是儒家典籍之一。禮與儒是分不開的。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甘迺迪(Anthony Kennedy)曾經引經據典,陳述他對婚姻的觀念:「Confucius taught that marriage lies at the foundation of government(孔夫子教導吾人,婚姻是政體的根基。)」即是《禮記》所說的「子曰: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歟。」 再者,中國有些人做出隨地吐痰的不檢點行為,還說那不過是我們「自古以來」養成的習慣。我們不要冤枉古人,《禮記》早有規定:「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噦噫、嚏咳、欠身、跛倚、睇視,不敢唾洟。」唾,吐出口液的動作;洟,鼻喉之液也。正是吐痰的意思。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可說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文藝復興」。但是,孔子、孟子的儒家學說並沒有被歸入任何一個「子」的派別。再者,傳統上經、史、子、集四大部門的古籍分類,儒家典籍既不屬於「史」也不是「子」,更不是「集」,而被稱為「經」。《禮記》這本書,就是經部的一種。

提起歷史典籍、諸子學說、詩篇文集等,一般人容易了解他們的內涵。經書又作何解釋呢?

班固說:「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言不變之常經也。」又可以聯想到:「經,逕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劉熙《釋名典藝》)。其實,那都是後人引申、假借的意思。《說文解字》說,「經」為「織從(縱)絲也。」紡織必用橫和縱兩條絲,先經(長度)而後緯(寬度)。「經」為主線,最為重要。段玉裁注釋:「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常經。」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只修訂早已存在的《六經》,卻是總結傳承舜、禹、文武、周公等先賢的文化遺產。那些文籍,續稱為「經」。儒家代表歷代的傳統文化,並非個人的學說,也不屬於諸子百家。尤其是漢武帝定儒家為一尊,經學的地位最高。兩千多年來,孔孟學說便貫穿為中國的文化生命。 

先秦諸子的著作,多以作者的名字作為書的標題,如老子、莊子、韓非子等。書即人、人即書。儒家的著作當中,卻沒有《孔子》一書。孔子代表儒家。那麼,「儒」字是甚麼意思呢?

甲骨文「儒」字從「大」,鐘鼎文從「天」。後來字形變成「雨」和「而」的結合,產生了「需」字,也是我們知道的「儒」字。「儒」字有「雨」,原是淋雨,引申為沐浴。古代主持祭祀的人,行事之前,必先洗澡。《禮記》有「儒有澡身而浴德」一句話。孔子本來就是幫人主持祭典的祭司,也是現代的道士。他的貢獻是,除了祭祀行為之外,又賦予「儒」以道德與思想的新意義。

「儒」又有「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區別。《論語》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所謂「小人儒」, 就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慾念既多,心事亦重。雖是寒酸落魄,仍不放棄索盡枯腸尋章覓句的習性。 

儒家「禮」的中心學說,以《周禮》、《儀禮》、《禮記》三禮作為代表。《周禮》亦稱《周官》,敘述周代的行政官制及其職掌。《儀禮》原來叫做「禮」,專講古代的習俗和禮節。《禮記》有時只稱「記」,內容豐盛繁雜。舉凡禮文制度與淑世拯民的道理、祭祀與養老的制度,以及生活行為的規範等,無所不包。

東漢時期,鄭玄分別為三禮作注,「三禮」之名於焉固定。《儀禮》早在西漢即取得「經」的地位。王莽執政,《周禮》列為官學,被尊為經書。漢末三國時,《禮記》獨立成書,才引起大家注意。到了唐代,也取得經典的地位。自此以後,《禮記》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時至今日,《論語》和《孟子》兩書之外,最重要的經典是哪一本呢?答案就是《禮記》。 

孔孟儒學,《論語》和《孟子》分別是兩位老夫子傳授的語錄,孔子學說的中心思想是「仁」,孟子是「義」。仁與義的具體表現就是禮。《周禮》和《儀禮》所談的跟時代的生活脫節太多,沒有迫切的感受和實用的功能。《禮記》這本書,涵蓋面廣,文字易懂,又具邏輯性。內容跟現代社會息息相關。試看,《四書》中的《大學》和《中庸》,正是從《禮記》選出來的。一般教科書裏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篇〉,也是來自《禮記》的〈禮運〉篇。

今天美國的大法官引用孔子的話來審判一個法案,他用得對不對、適合與否是另外一件事。至少在他的心中,已存有「為政先禮」的理念,而來自「禮儀之邦」的我們,豈可不講禮節乎?◇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