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春華 整版圖片來源/ Fotolia、維基百科
歐洲各國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始終存在著對古代文化的鍾愛。18世紀中葉,羅馬古城一個個被發掘出來,人們經由對遺蹟的研究,發現古代的優美典雅在於簡明的秩序與和諧。稍晚對古希臘遺蹟的研究也發現,古希臘建築與古羅馬建築存在很大的差異。
新古典主義建築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流行於歐洲一些國家,這個時期的建築理論把理性精神帶進了建築領域。這理性不在於古典主義幾何學的比例,及清晰性、明確性方面,而是指建築的功能自然且真實,建築物的一切存在都要有其理由。於是古典復興風格的建築空間、建築形式,都被賦予了道德價值的內涵。
採用古典復興風格的建築主要是公共建築和一些紀念性建築,例如: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法國是新古典主義、古典復興建築活動的中心。


蘇夫洛是18世紀古典復興風格的倡導人。1738年,他任職里昂市的建築師時,為天主醫院(Hotel-Dueu)擴建的工程建築不苟同於當時流行的小巧精緻的洛可哥的複雜裝飾,很受當時人們的讚賞。蘇夫洛設計的法國先賢祠是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代表、新古典主義建築的早期典範。
先賢祠位在充滿人文氣息著名的拉丁區,右邊有圖書館及索本(Sorbonne)法學院,左邊是第五區市府,後面是著名的亨利四世中學,及別開生面的聖耶堅德蒙教堂。雄偉壯觀的建築物本身宛若古希臘或古羅馬的萬神殿建築,在一種典雅的新古典風格裏,有種莊嚴神聖之美感,成為巴黎最別開生面的一座建築物及紀念碑。
巴黎先賢祠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興建的聖女日南斐法大教堂(Sainte-Genevieve)。蘇夫洛在1754年設計的巴黎聖女日南斐法教堂,將歌德風格的輕巧性與古典式的莊嚴、 開朗感融為一體。平面為正十字形,立面為巨大的神殿式,穹窿頂因結構上不夠穩固曾遭責難,後來用扶垛增加穩定。其正面是仿照羅馬萬神殿(Pantheon in Rome),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見注)。
建築平面成希臘十字形,長100公尺、寬84公尺、高83公尺,原先設計非常大膽,柱厚牆薄,加上頂部巨大的採光窗和雕飾精美的柱頭,室內空間顯得輕快優雅。本堂與側廊之間,運用華麗的科林斯式柱廊分開,柱高19公尺,22根柱子嚴謹形成的巨大柱廊聳峙在台階上。柱廊上立著古希臘神殿正面頂部特徵的三角形山牆,這樣地使用在巴黎還是第一次;浮雕門楣上面是法國自由女神向偉人們加冕桂冠。
1758年教堂奠基,因為財政問題,建築師蘇夫洛去世後,建築於1789年才由他的學生讓-巴普提斯特‧洪德萊(Jean-Baptiste Rondelet)全部完成。教堂竣工時逢法國大革命開始,革命政權將教堂改為安置偉大的法國人的先賢祠;在拿破崙帝王時又恢復成為教堂;到1885年又成為先賢祠。
先賢祠以中央巨大圓頂為整座建築的核心,巨大的圓頂是由細柱系列環抱支撐。其內部由4座翼廊左右對稱,構成希臘正十字型交叉於圓頂正中央處,並由4巨大柱支撐著整體圓頂的力量,每根粗壯的柱重1萬公噸。圓頂下莊嚴神聖的寬廣空間安置一座傅柯(Foucault)鐘。四周翼廊牆面繪有金碧輝煌的壁畫,右翼的聖女日南斐法的生平事蹟圖畫是法國畫家夏凡納(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1824~ 1898年)的傑作。牆角落是各式各樣法國名人或戰役紀念碑雕像;而對法國或世人有所貢獻的偉人安息地在地下室,井然有序的拱門廊構成四方廊房安息室。
法國先賢祠內景與建築細部裝飾。
蘇夫洛設計的教堂成為先賢祠,反觀1806年拿破崙委任維諾(Pierre-Alexandre Barthelemy Vignon,1763~1828年)設計的《偉大軍隊榮耀之聖殿》(Temple de la Gloire de la Grande Armée,Temple to the Glory of the Great Army),如今倒成為著名的瑪德蓮教堂(Eglise de la Madeleine)。這是法國最著名、最大的一座希臘神殿式建築,路易十八將它改為教堂;七月王朝時作為對革命省思的民族和解的紀念堂,1837年曾有建議將其作為火車站使用,最終在1842年祝聖為一座教堂。◇
注:意大利建築師多納托‧布拉曼特,對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建築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以至於在描述建築藝術的某種新風格時,常常將之稱為「布拉曼特」風格。
整版圖片來源/ Fotolia、維基百科
整版圖片來源/ Fotolia、維基百科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