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年,必然是家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好日子,也是大家忙碌了一年,放假輕鬆,閒下來的好日子。於是,過年便更會想到家,想到了父母,想到了過年要給父母一些孝順錢,送一些表達孝心的禮物禮品,這是人之常情,事之常理,這是天經地義,是必須盡力而為的孝道。

  很多人忘記了做人的最基本道德,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八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可見孝敬父母排在第一位。

  子女有錢或者沒錢不能和孝順父母混為一談。其實,天下的父母是最能理解和體諒孩子的。無論你是多大的官,還是世間潦倒人,無論你是百萬富翁,還是窮困貧子,在父母的心裏,你都是父母的骨肉心血,你富了,做父母的也不想貪,你貧窮了,做爹娘的也不嫌棄。唯一的一點就是孩子有孝心即是最大的安慰。你有錢就多給,這也是應該的,天經地義的;錢少少給,父母也不會責怪,也不會有怨言。沒錢哪怕買個小禮品、哪怕是爹娘愛吃的一塊餅、一條魚甚至一粒糖,也是孝敬之心,父母也是高興的,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寬仁。再退一步,你實在沒錢也沒關係,因為孝敬父母,並不完全在於錢或禮物,方式方法有多種多樣,關鍵在於你的孝道是否真心、誠心。

  比如,周朝時有個叫老萊子的人,因他年高還常做兒戲娛親取樂,人都稱他為老萊子。他雖然家徒四壁、一生窮困,但他一生也極孝順父母,他年七十餘歲,父母還雙全在堂。他平日說話之中,從不說老,意在若是自己說老,豈不顯得父母更老了﹖他年紀雖大,還像小時候一樣要討父母歡喜,時常穿著一件五彩斑斕的衣服,在父母面前戲耍,有時候手執著撥浪小鼓假意跌倒睡在地下,裝作小孩子啼哭的聲音而引誘父母的嘻笑。這老萊子雖然不能買山珍海味孝敬父母,但他知道,「笑一笑、少一少、惱一惱、老一老」的道理,父母年紀老了,怎當得起憂愁、煩惱。人要時常高興快樂自然健康長壽,所以老萊子雖然自己也已經是個老人,但他為了取悅父母而做一個「老頑童」,凡父母歡喜的事就盡力而為,實在是難得也。所謂的:「承歡膝下,片時換千金」就是這個道理。

  漢朝時候的韓伯愈,他母親最嚴,但凡兒子有些小過失,不肯寬恕、必要責打。這伯愈平日每逢母親責打時,只是好好承受。一日打他,他忽然涕淚悲泣。母親遂驚訝問他:平日打你,並不曾悲泣,今日為何這般悲苦?伯愈跪答道:母親平日打我身上覺疼,今日不似往日疼,是母親氣衰了,叫我怎不悲苦?

  記得幾年前,有一則新聞報導,說的是安徽省金椒縣馬廠鎮有一個老人叫王李氏,2002年已100歲,老人家一輩子都想上北京城天安門走一走,無奈家境並不富裕,難以成行。而她已年逾花甲的兒子王守成為了實現母親的願望,不顧自己年高,在2002年8月徒步背著百歲的母親,千里跋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北京。

  這幾個例子告訴世人,孝順父母不一定要有錢給父母才是孝心,而最重要的是做子女的要有孝道、要真心愛父母、讓他們歡悅、心喜、享受天倫之樂,哪怕你沒錢沒物,也應給予精神上的奉獻,那老萊子都七十幾歲了尚能如此,我等相比又有什麼話說呢?同時告訴世人,天下第一快樂事,首數父母俱存。要知道父母恩深終有別,父母之年,日日減少、年年不多、漸至衰老,近在眼前。如若父母百年之後,想盡孝道都來不及、後悔都太遲了。所以做兒女的應該在父母有生之年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順父母,從物質上、從精神上、從生活上、從心底深處去關愛自己的父母。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父母為兒女所付出的心血、付出的千辛萬苦、難以用語言表達,而我們做子女的又怎能不盡孝道呢?再說了,看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是看在錢財份上對待子女的呢?

  有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詞寫到:常回家看看,哪怕是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是替爸爸揉揉後背捶捶腰,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只圖個平平安安!這就是天下父母的真情寫照。

  唉!說起來,許多人平日裏忙忙碌碌,和享受塵世間的快樂,很少細微盡力照顧到父母,很是不該。難道我們只是在過年的時候才想到父母們嗎﹖

  祝天下的父母都快樂長壽!願天下的子女都守孝道。

文/亦然◇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