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國經濟硬著陸問題

大陸實況不樂觀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擴張都來自服務業

 

雖然宏觀數據並未體現出經濟更差的情況,但宏觀層面經濟增長的不斷下
台階,對中國的疑慮也並未有所緩解。圖為上海一工地。(Getty Images)

【大紀元記者賀詩成綜合報道】近期,一些外媒對中國經濟是否會發生硬著陸的問題表示關注。對於路透而言,儘管中國經濟實際情況似乎不存在危機,但是經濟將來是否發生硬著陸要看改革的成功與否。英國《金融時報》的「短線觀點」則提出中國進入「外硬內軟」的著陸模式。

硬著陸取決於改革成功

路透社報道,施羅德投資(SDR.L)11月25日(周三)發表評論稱,最近通過對中國實地調查,看到實際情況並不像數據顯示的那樣悲觀,對中國的疑慮有所緩解,從目前的跡象來看,中國似乎不存在危機,然而從另外一些消息觀察,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情況仍然令人擔憂。

對於中國經濟是否存在硬著陸的可能性,施羅德預期,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避開災難性的崩潰,逐步放緩。但這要取決於改革的成功與否。如果改革失敗,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將會增加。

施羅德認為,如果資源錯配的問題得到解決(此乃轉型為服務引導型增長的關鍵),既得利益將會受到挑戰。如果繼續允許低效率的國有企業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生產力將會受到打擊,而經濟增長放緩的速度將會更快,因此,未來5年對於中國來說將至關重要。

或「檸檬雪寶糖」式著陸

英國《金融時報》11月25日報道,對於股票的價格自2011年以來跌掉四分之三的全球礦企的股東來說,有關中國經濟硬著陸還是軟著陸的爭論,並無實際意義。

巴西貨幣雷亞爾2011年以來對美元下跌了60%,工業金屬價格也跌去一半,對中國有敞口的歐股今年的表現比整體股市低15個百分點,這些可能都成為一些人士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的理由。

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正在收縮,而服務類企業在緩慢擴張。因此有些人認為雖然中國工業幾乎陷入停滯,但其服務業表現尚可。過去一年中,中國的所有經濟擴張幾乎都來自服務業。

儘管數據不一定可靠,中國的債務問題也很嚴重,但其經濟似乎發生著轉變,正從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轉向國內服務業和消費。

對於8月的「短線觀點」來說,中國經濟正進入「檸檬雪寶糖」(sherbet lemon)式著陸:外層是硬的,內裏是軟的。看多和看空的人可能都是正確的,因為中國國內經濟雖然持續增長,但進口在不斷下降。

末日博士:仍持謹慎態度

有著末日博士稱號的麥嘉華,是暢銷投資雜誌《股市榮枯與厄運報告》(Gloom Boom & Doom Report)的出版人,近日在接受gold-eagle專欄作家Tekoa Da Silva的採訪時,對中國經濟也發表了一些看法。

麥嘉華稱,他過去對新興經濟體並不樂觀,現在仍然持謹慎態度。

與美聯儲和其它一些群體的期望相反,麥嘉華不認為全球經濟正在加速上行,實際上趨向萎縮。

他認為,短期內中國經濟年均增速最多4%。同樣,從他親身觀察來看,無論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或印度尼西亞,經濟幾乎不見增長,甚至有些許緊縮。◇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