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近三年來李嘉誠已總共調配了超過1,600億的港元向海外購買資產,地點集中在歐洲和加拿大。或許,李嘉誠已經在為中國大陸政治集團倒台、經濟崩潰提前做準備。

作者:楊寧

2013年3月《福布斯》雜誌公佈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淨資產總值高達310億美元,折合約2,401億港元,排名第八。據媒體報導,李嘉誠的投資除了少數失敗外,絕大多數都很賺錢。而從其目前的投資策略看,投資國外的項目顯著增加,留在香港和投往大陸的資金是越來越少。資料顯示,近三年來李嘉誠已總共調配了超過1,600億的港元向海外購買資產,地點集中在歐洲和加拿大。

比如不久前,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重要上市公司長建(01038)、長實(00001)和電能(00006)等合同公佈以98億港元入股荷蘭廢物能源公司AVR Afvalverwerking BV;而今年1月,則投資32億港元收購新西蘭Barra Topco II有限公司;2012年7月,投資235億港元收購英國MGB天然氣網絡;2011年7月,投資584億港元收購英國Northumbrian Water集團;2010年7月,更是斥資703億港元收購英國東部電力網絡、倫敦電力網絡和東南部電力網絡。

不看好大陸經濟

李嘉誠的海外投資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以主要投資海外項目的長建為例,業績和股價均比系內其它公司要好。在過去的5年中,長建股價翻了一番,而長實及和黃(00013)分別僅升了6%和13%。長建的市值已超越了李家旗艦長實的一半,成績驕人。

與之相對的是,2011年3月分拆出來的和黃碼頭,股價現在是一落千丈,而其業務大陸佔54%、香港佔46%。這無疑折射出的是大陸和香港經濟的不景氣。

或許這樣的兆頭已在幾年前彰顯。2008年,由於玩具業和中國市場的不景氣,李嘉誠所控制的和記港陸「賤賣」了東莞冠越和中山國際玩具股權,雖然虧損了近600萬港元,但卻帶來了至少5,600萬港元的現金流。也是在這一年以及隨後的2009年,李嘉誠大量拋售了上海物業以及中國銀行股票,給了中資銀行股投資者心理上致命的一擊。

有分析認為,李嘉誠在資本和房地產兩個市場豐富老到的經驗,使其做出了上述決策,其彰顯的是他看空中國大陸樓市、股市,並在逐步而有計劃地從大陸市場抽身,而這正是他的老辣之處。

與中共關係漸疏離

不過,大概除了經濟上的考量外,李嘉誠在大陸遇到的經濟以外的因素也是他漸行漸遠大陸市場的另一個原因。1989年後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獲利不菲的李嘉誠一直強調「多做事、不問政治」,但還是有意無意捲入了政治。他曾自稱與江澤民是親密的戰友。香港明鏡網曾報道說,李嘉誠與江氏家族通過張高麗的擔保建立了「特殊聯繫」,即其兒子旗下的電信盈科,給了江的兒子中國網通500億資金;江則將京城最好的地塊——東方廣場給了李作為回報。基於此,大陸媒體對李嘉誠的報導也少有負面消息。

然而,2007年,大陸多家媒體卻高調批評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在北京開發的大型樓盤「逸翠園」爛尾樓項目,令李嘉誠聲譽嚴重受損。香港時事評論員凌鋒認為,李嘉誠和中共的關係出現微妙變化,應該是源於他的兒子李澤楷。這是因為李澤楷在電盈賣盤戰中,不僅和中共唱反調,而且高調參加選舉特首的選舉委會成員,高叫要真民主,「這令共產黨很不高興」。

由此,李氏家族和中共的關係出現裂痕。2008年後李嘉誠的一系列拋售行動也不排除與此有關。另有消息稱,江下台後,李嘉誠與中共關係逐漸疏離。

資金投向海外

目前,儘管李嘉誠旗下集團在大陸仍有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方面的投資,但從其近幾年不斷地把大量資金轉移到海外來看,並不能說明他看好大陸市場,反而只能說明中國大陸內地的政經情況不容樂觀,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市場;而受中央政府控制的香港,不僅民主自由愈來愈少,經濟發展也是貧富差距加大,也非一個令人心儀的投資所在。或許,李嘉誠已經在為中國大陸政治集團倒台、經濟崩潰提前做準備。

無疑,李嘉誠的預見與中共高層不謀而合。據今年1月在香港出版的《2014大崩潰》一書披露,中共中央應急小組向中共最高權力機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交的一份黨內「絕密報告」中指出:共產黨必將倒台,中國社會將會於2014年全面崩潰。中共中央常委會為此專門開會討論,會議討論指出「中共統治下的社會崩潰不可避免。」◇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