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網頁1

【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道】日本將地處偏遠的中日爭端島嶼釣魚台國有化的決定,在中國一些城市引發了反日抗議,日本駐華使館、領館和日系產品商店、甚至消費者成為攻擊目標。顯然,領土爭端恐已危及世界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貿易關係。

中日兩國外長周二(25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了約一小時會談,這是自日本對中日兩國爭端島嶼進行「國有化」,並引發兩國民族情緒對立以來,兩國外長之間的首次會晤。事後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援引日本外務大臣玄葉光一郎的話報道稱:中國堅持自己的立場,而日本也堅持自己的主張,雙方各持己見,未能達成共識。

雖然中日外交僵局已經導致許多雙邊文化活動被取消,不過兩方政府一直在避免動用經濟制裁來解決問題。

爭端中權衡中日經貿關係


過去10年間,中日雙邊貿易額增長了兩倍,2011年達到3,450億美元。

日本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雙邊貿易佔中國貿易總額的9%。

中國一直嚴重依賴日本的投資資本和技術,而且日本是中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和歐盟。

而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佔日本2011年進出口總額的21%,遠超過第二的美國(12%)和第三的韓國(6%)。

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已放緩至3年來最疲軟的步伐。儘管經濟增長放緩,日本企業持續在中國投資。根據中國商務部調查,日本公司2012年前7個月直接投資中國,較去年同期增長19.1%,至47.3億美元。

中日若爆發貿易戰,受影響的將不只是這兩個國家。從iPad到汽車等一切產品的供應鏈都依賴於那些在中日兩國頻繁往來的零配件和材料。

不願買日本貨引市場擔心

據Citibank Global Markets Inc.的估計,中國從日本進口的貨物中有60%(其中大多是關鍵的零配件)將作為製成品再出口。該機構指出,中日貿易中斷將通過影響中國製造商品的供應對全球市場產生反作用。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一篇〈中日爭端的經濟權衡〉文章中提到:日本在中國國內市場的經濟參與度遠高於中國在日本市場的參與度。日本連鎖餐廳在中國很常見,日本零售商店在中國銷售從汽車到電子產品等各種商品。但多數中國消費者認為,轉而消費歐洲或其它亞洲品牌並不需要付出多大代價。

中國消費者不願購買日本貨已經引發市場擔心,貿易變冷時間延長可能損害亞洲兩大經濟體的增長前景。經濟學家表示,現在判斷損害的範圍有多大還為時過早。◇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