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檢查的項目中,驗尿是一個相當普遍且重要的項目,它可以篩檢腎臟、輸尿管、膀胱或尿道等泌尿系統的病變,有的甚至可以推測出其他器官系統或者是全身性的疾病,是醫院中最常做的檢驗項目之一。常有病人帶著健檢報告來門診諮詢,有些病人的尿液常規檢查被驗出「尿蛋白陽性」,而擔心自己的腎臟功能是不是有問題,詢問之下並無臨床症狀,且驗血之後發現腎臟功能也正常。究竟「尿蛋白」是什麼?「蛋白尿」要不要緊?

正常人每天會排出40到80毫克的尿蛋白,最多可達150毫克,所以一旦尿蛋白超過每天150毫克就算不正常。尿蛋白的檢查方法分為定性和定量兩種,越多「+」代表尿中蛋白的「濃度」較高。

尿液檢查試紙定性結果常分為:

1) negative陰性(尿蛋白濃度少於10mg/dl)

2) trace微量(10-20 mg/dl)

3)+ (30 mg/dl);

4)++ (100mg/dl)

5)+++ (300mg/dl)

6)++++ (表尿蛋白1000mg/dl以上)

尿蛋白反應呈陽性時,有許多可能性:

一、偽陽性尿蛋白:當尿液過鹼(pH>7.5)、尿液太濃〈喝水少或流汗多〉、尿中有血、混有精液,陰道分泌物或服用盤尼西林,磺胺類等藥物時,有時會使尿蛋白反應呈陽性,但不一定真有超過正常量的蛋白尿存在。相反的若 是尿液太稀則會出現偽陰性。

二、暫時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在劇烈運動後、洗澡後、懷孕、發燒、急性感染、突然暴露於寒冷的環境、有精神壓力時、月經時、心臟衰竭、血壓升高、癲癇發作等狀況時,會有暫時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出現,通常只要避開相關因子後,再複查尿液即呈陰性反應。另外尿路感染,有時也會暫時出現尿蛋白,不過一旦感染受到控制,蛋白尿就會消失。

三、體位性(站立性)蛋白尿:與病人身體的位置改變有著密切的關係,蛋白尿只在站立時出現,通常是暫時性的,常在年輕人身上發現。一般病人在早上的小便缺乏蛋白質,但經過長時間活動、走路、劇烈運動、或前屈、站立後,蛋白尿便會出現,當病人平躺時測量,就會消失。一般小於30歲的患者,尿蛋白每天小於1克,而Ccr(肌酸酐廓清率)正常,只要定期量血壓並每年追蹤即可;若大於30歲,則需定期量血壓,每6個月檢查。也有人可呈持續性蛋白尿,10至20年才逐漸消失,一般不必處理自己會好。少數經常性蛋白尿則可能有存在腎絲球病變,有變成慢性腎炎、尿毒症的可能,因此長期的門診追蹤觀察是必須的。

四、間歇性蛋白尿:蛋白尿時有時無,例如反覆感染的膀胱炎、腎盂腎炎,會出現尿蛋白;而高血壓、心衰竭等疾病會隨病情的好壞,而出現間歇性尿蛋白。

五、持續性蛋白尿〈病理性的蛋白尿〉:即每次尿液檢查都有蛋白尿存在,當腎絲球或腎小管發生不可逆的破壞時,就會有持續性的蛋白尿。腎臟或泌尿道原發性疾病,也可以是其他器官疾病或毒物、藥物對腎臟或泌尿道的影響。依病因之不同,腎功能惡化的速度各不相同。

腎小球疾病是最常見的病理性蛋白尿的原因,大致可分為1.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包括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2. 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由身體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腎小球疾病,便稱為繼發性腎小球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病所引起的腎病等。另外受糖尿病影響而引起腎病變的病人,也會排出蛋白尿。

當發現體檢報告有尿蛋白先別慌,因為「大部分」可能是偽陽性,或暫時性蛋白尿。如果尿蛋白是微量(trace)到2個+,應該再複檢兩次到三次,最好是早晨起床笫一次解的尿,倘若複檢結果是陰性,可能只是暫時性的蛋白尿,若定性檢查是3+或4+,或複檢仍持續是陽性,則需要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如24小時尿液收集,其他抽血檢查、腎臟超音波或腎臟切片加以確認病因。◇

文/台灣台北振興醫院健檢科

羅亞蘭醫師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