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最主要是對食物中的蛋白質過敏,跟許多食物反應不一樣,如食物不耐受性、藥物反應與毒素反應等,這些與食物過敏是不同的。

撰文|鄧宇筑 圖片│Fotolia

食物中的蛋白質就是最常見的過敏成份,只要身體免疫系統認為某蛋白質是對身體有害的,就會產生過敏。有些蛋白質是身體消化系統無法分解的,而且會被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所親附,這樣就會誤導免疫系統將此蛋白認為是外來侵入者,而加以攻擊,白血球會加入戰場,過敏反應不斷產出。

過敏反應可從輕微到嚴重,症狀包括皮膚發炎、腸胃與呼吸道不適,嚴重到有生命危險的過敏、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有時還需要急救措施才能挽回生命。有些藥物可以減緩蛋白質過敏反應,但沒有一個藥物是可以治癒的。

治療過敏可用免疫治療,或是直接避掉這些食物,所有可能造成過敏的食物都要避掉,才能阻斷過敏產生。抗過敏藥有如抗免疫球蛋白E藥物(Omalizumab),有些還用可攜式注射型腎上腺素,如EpiPen。食物過敏,尤其是年輕人的過敏,是公共衛生上的一個很須要注意的事項。

食物過敏在伴有其它過敏疾病存在者身上比較容易發生,如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溼疹、氣喘等。過敏症狀有強烈的遺傳傾向,家族病史是追蹤是否有過敏傾向的一項重要指標。

食物過敏發生機轉可分為三種類型:

1. 以免疫球蛋白E(IgE)為媒介引發的過敏反應,稱為典型的過敏反應。

2. 以免疫球蛋白E為媒介或沒有以免疫球蛋白E為媒介,但有嗜酸性白血球(Eosinophile)介入的過敏反應,如過敏性嗜酸性白血球性食道炎、過敏性嗜酸性白血球性胃炎、過敏性嗜酸性白血球性腸胃炎。

3. 與免疫球蛋白E沒有關係的過敏反應,如食物蛋白引發的腸炎、食物蛋白引發的肛腸炎、食物蛋白引發直腸炎等。食物蛋白引發的腸炎,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乳糜瀉,從嬰兒到各年齡段的人都有,症狀包括慢性腹瀉、生長遲緩、疲勞,有些輕微則症狀不明顯。原因是因為身體對食物蛋白中的穀蛋白黏膠質(Gluten)過敏。乳糜瀉的治療方式就是終身服用沒有穀蛋白黏膠質的食物,若不避免,有些人則會腹瀉越來越嚴重,到後來成為無法治療的嚴重腹瀉,即使食物控制也挽回不了腹瀉的程度。

牛奶豆漿過敏的腹瀉也是與免疫球蛋白E沒有關係的過敏反應,只要喝牛奶或豆漿就會造常大腸直腸發炎、腹瀉,治療也是要避免服用。

還有一種罕見的海納症候群(Heiner syndrome),就是在服用牛奶後,牛奶蛋白會與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結合,形成一種免疫複合體,被腸胃道吸收,循流到肺部的時候,沉積在肺部,造成肺部發炎,引發肺部血鐵質沉積症。

若是以免疫球蛋白E為媒介引發的過敏反應,是屬於立即性過敏反應(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Type I Allergy),食物下肚不久,很快過敏反應即出現,如蕁麻疹,嘴巴、嘴唇、舌頭、喉嚨、眼睛、皮膚搔癢,有些是產生水腫,如嘴唇、舌頭、喉嚨、眼睛、皮膚、臉部,有些甚至腫到有吞嚥困難,有些則聲音沙啞,有些會有短氣與呼吸困難,有些人感到噁心想吐,有些是腹部絞痛,有些是頭重腳輕、昏倒等。過敏的症狀每個人不一樣,引發過敏反應的劑量每個人也不一樣。◇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