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道】中國特產的野生動物熊貓因生殖能力較差,且棲息地受到破壞,已有瀕臨絕種之虞。現在科學家發現熊貓的血液能產生一種抗生素,或可對抗超級病菌,因而使這種動物的保育更為重要。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分析熊貓的DNA後發現,熊貓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所產生的化合物cathelicidin-AM具有殺菌的作用,可用來製作新的藥劑,以殺死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病菌或真菌。

  報道說,這種抗生素被認為是熊貓的免疫系統所釋放,用以避免它們在野外生活時受到感染。它能在一個小時之內殺死細菌,而其它較有名的抗生素殺菌所需的時間則超過6個小時。

  儘管熊貓的生育能力不佳,但研究人員無須從熊貓身上直接取得這種新的抗生素,他們可以在實驗室藉由基因解碼的方式進行合成。

  研究人員表示,由於對傳統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微生物越來越多,研發新品種的抗微生物製劑有迫切需要,而基因解碼的方法在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因為中國和東南亞的竹林棲息地遭到破壞,野生的熊貓日益減少,目前僅剩大約1,600隻。

儘管科學家不斷嘗試在養育中心以人工繁殖的方式為其傳宗接代,但因成年熊貓的發情期很短,雌性熊貓一年只發情幾天,所以這些努力並未使熊貓的數量增加多少。

  報道說,這種強力抗生素的發現必將使熊貓保育的工作受到更多重視。◇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