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我來香港的工作,是要使香港人更認識或更喜歡台灣,我自己的小小心願,則是希望藉由我的眼睛與角度,能讓香港人發現自己的美好。我願像鷹一樣,展翅飛翔在這海岸的城邦,像鷹一樣銳利地,成為美的發現者。」──張曼娟《今日香港有煙霞》

撰文│王文君 
設計│子堯

2011年10月,張曼娟來了!帶著台灣女作家的才思和靜美,在香港眾傳媒的矚目中來了。霎時間,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充滿了一道亮麗的色彩和風景。每每光顧,都有一種溫馨的感覺和喜悅的氣息。

接著,「2011年台灣月.築夢世紀」開始。僅2個月的時間,有關張曼娟的話題及台灣月活動的報道就達二百多條。期間,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了數十場令傳媒應接不暇的活動,台港兩地難得一見的文人、作家、美食評論家、電影及填詞人等,被一一邀請到香港人面前,進行講座與交談。

9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2012年6月21日,眾傳媒突然收到時任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的張曼娟的告別香港記者會邀請「Farewell My Hong Kong」。訝異中,大家帶著曼娟精心準備的禮物惋惜地離去。那一棟棟粉紅色精美的小房子裏住著的「初心」和「貴人」(兩塊無化學精油的手工肥皂)讓傳媒慢慢體會著曼娟的心意:「莫忘初心,感激貴人」……

「快樂的小丑」

 
7月香港書展期間,張曼娟在會展中心舉辦新書《今日香港有煙霞》的簽書會。(攝影│余鋼)

7月21日,香港書展期間,曼娟來了。這次則以平民作家的身份,帶著她的新書《今日香港有煙霞》,會見香港讀者。會場爆滿,很多人站立兩側,聽曼娟娓娓道來一路的心聲。從一個在大人不能說的秘密中成長的小女孩,到一個多愁善感的散文和小說作家,到嚮往小女人生活等待情人歸來的多情女子,到張曼娟小學堂的「孩子王」,又到那個官場裏屬下們的「打氣王」、「點子王」……她形容自己在那段日子裏是一個「快樂的小丑」,像她入駐光華之前買給自己的小丑公仔一樣:漂亮、溫暖、帶給人喜悅。


這是曾經擺在張曼娟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辦公桌上的公仔:「快樂的小丑」。(圖片│張曼娟提供)

的確,沒有人看過色彩底下「小丑」的真正模樣,但她把歡樂帶給了人。一個一向自由自主慣了的女作家,卻在公家機構做事的那段日子裏,讓人常常聽到她爽朗的笑聲、溫柔的話語,看到那堅定的可依賴的目光……一年後的兩個禮拜前,當記者單獨與曼娟對坐傾談時,望著那個平時不多言語、平靜地活在自己世界裏的優雅女子,記者體會了她為何形容那時的自己是一個「快樂的小丑」。

曼娟坦言自己在台灣一直比較孤獨自閉,有意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有意跟媒體保持一種疏離的方式,人們甚少在台灣的媒體上看到她。但因為對香港這個「曾經創傷我又療癒我」的地方有著特殊的情感,會偶爾想來住一段時日,更想為台灣做點事,希望可以扮演台灣和香港兩地之間文化溝通的橋樑,於是就來了,並做好了要扮演好另一個角色的準備。


7月香港書展期間,張曼娟在會展中心舉辦講座會讀者,現場爆滿。(攝影│余鋼)

然而,「工作的過程中,卻碰到了一些令人想像不到的磨難和挫折」,曼娟平靜地說:「其實沒甚麼不好的,你會覺得這些只能讓你對人生有更深刻的了解。」因喜歡創造一種輕鬆和諧愉快的工作環境給同事們,所以,「當有甚麼問題來的時候,我會比較習慣站在前面去幫大家擋。無論在台灣,還是在香港,都是一樣。我覺得我到一個地方,就是要當一個保護者。雖然我沒有當過母親,但我一直認為,在女人的身上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母性。」

「剩女」與「盛女」

記者曾公開問過張曼娟這樣的問題:「那段公職的日子裏,你有無身不由己的時候?」當時她回答:「人只要活著,都有身不由己的時候,但是努力讓自己身不由己的時候越來越少,自由自主的時候越來越多,我覺得對我來講,活著的自我調整很關鍵。」

曾有媒體惡意標籤她為「剩女」。曼娟說,在台灣,更慘的詞還有「敗犬」。「對呀,我就是剩下的代表。我覺得不是挑剩,而是你自己選擇要過這樣的生活。」

到了香港,曼娟驚喜地看到「盛女」一詞。「我覺得非常好,因為我相信,每一個人每一天都要為自己打氣。你有一個好的想法或者一個好的名詞,你就會有一個好的生活態度,你就會對人生有好的盼望和感想。」曼娟說:「如果有人要把豐盛的『盛』冠在我的頭上,我欣然接受。如果有人說,『你就是剩下來的沒有人愛的可憐的女人』。我無所謂,因為我知道我是甚麼人。那樣的標籤貼在我身上,我一走動,它就會掉下來。」

其實,在愛情和婚姻的道路上,大家各有故事和得失,亦都循著姻緣的路走著。或者,寧缺勿濫是一種境界;或者,曾經深愛過,是一種所得,又何必耿耿於懷別人的故事呢?正如曼娟在新書《戒不了甜》中所言:「得到愛,使生命豐盈;失去愛,使靈魂深刻,都是我們來到人世一遭的可貴經歷。」


9月在台灣出版的新書《戒不了甜》,10月以另一版本在香港推出。(攝影│祥龍)

「在沙漠種花」

曼娟曾寫過一篇文章〈在沙漠種花〉,收錄在她特為香港而作的《今日香港有煙霞》中。其中一段這樣寫道:「『妳不覺得香港是個文化沙漠嗎?』香港的媒體不只一次這樣問我,我說我不覺得,因為我真的看見許多香港有心人,非常努力的開墾出一片又一片的綠洲,他們的努力應該獲得更多的鼓勵與掌聲。……我依然堅持香港並不是文化沙漠,因我曾置身綠洲中,吹過清涼的風;因我曾在沙漠種花,帶著滿袖的花香離開。」

在告別香港的記者會上,曼娟亦曾這樣講:「我經常看到香港人的一些表現我都覺得很令人敬佩,比如(某個特別的日子)大家都聚集在維園。台灣人真的都被香港人嚇倒了:哇!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人,自發性的聚集在這兒!這麼久了,怎麼都沒有忘掉?!」她亦曾在臉書上寫下這樣感性的句子:「應該記得的事都不會忘掉,這就是我為甚麼這麼愛香港!」

曼娟相信,「以後台灣跟香港之間一直會注視著對方,並且從對方所發生的事情裏面去得到一些養份,然後,讓兩邊的人民更想要過他們想要過的生活。」


張曼娟新書香港版本(圖片│張曼娟提供)

舊有的味道

相對來講,香港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因為包容,我們才能看到像張曼娟這樣翩若驚鴻的掠影,為這個城市增添美,發現美。
在高速度的都市下,香港電車的被保留,讓曼娟覺得不可思議;我們常常搭乘卻無甚歡喜的天星小輪,讓曼娟欣喜興奮;常常經過而熟視無睹的1881,更讓曼娟流連忘返。從白天似標本的建築,到夜晚的華燈初上,都讓她聞到長達一個多世紀英屬時代的味道,和感受現代通向未來的無比美好的意境。

今日的煙霞

本應擺在連卡佛(Lane Crawford)店裏售賣的手作項鍊,當被曼娟在南丫島捕獲時,她欣喜地看到香港本地設計師的創意。並體會他們的心語:當中環被一些名店佔據的時候,他們開始去尋找一些出路。

曼娟認為,灣仔出現的新Soho蘇豪區,展現出香港不同的生活面貌。「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香港的力量就在這裏。我覺得一個夠成熟的社會,其實,政府是不能仰賴的,不管甚麼地方的政府,都不能仰賴。就是要靠民間的力量,人民自己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要人民去督促政府改變,而不是你要政府給你一些甚麼好的環境讓你安居樂業。所以,我覺得當這個大的環境產生變化讓我不滿意的時候,真的就會展現出人民的力量。我就在香港看到人民的力量開始在慢慢的成型,香港人的自我意識也在慢慢的出現。」

後記

感謝台灣女作家的香港情懷,讓我們有機會欣賞到一個穿著PRADA讀《論語》的女人,有機會見識優雅古典嫻靜之美和一種高貴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在香港的煙霞中,她看到了當中的美;而我們亦在煙霞中,看到了女作家那剛柔並濟的美。◇

11月下旬,張曼娟在香港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攝影│祥龍)
11月下旬,張曼娟在香港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攝影│祥龍)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