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

如果注意閱讀中國媒體消息,就會發現以10月15日為界,中國媒體對「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報道熱情驟減。如果說此前各門戶網站都有專題推出,並放在非常顯要的位置。那麼聲勢浩大的全球「佔領運動」可說幾乎不被媒體「關注」。

我於美東時間10月16日上午9時上網搜索,發現國內大小網站相關報道只有一條,「抗議示威蔓延至71國,英國民眾包圍倫敦證交所」。新浪(北京)網將此消息登在很不起眼的位置上。但新浪(北美)網的頭條卻是「佔領華爾街運動升級蔓延至倫敦東京」。其時騰訊網首頁見不到相關消息,網易的頭條是「中泰雙方對遇難船員屍檢並勘查」,首頁上未見這類消息。我在推特上向眾推友諮詢,據一推友告知,網易早些時曾登載,在討論區裏爭論非常熱烈。

不僅國內媒體如此,連鳳凰網都只在15日登出一條「『佔領華爾街』蔓延至亞太和歐洲,亞太地區民眾聲援『佔領華爾街運動』」。與此同時,是我在國內某網站的微博再次失靈,發不出任何信息。這已經是慣例,每逢北京認為有事發生,我的微博就陷入如此狀況(據說其他微博也有類似情況)。

看來北京是將以下這類消息當成真事了。因為就在15日,曾集中發佈中國茉莉花革命消息的博訊網發佈了一條消息:「茉莉花運動」告一段落,『佔領北京』悄悄登場」。除了這條網上真假難辨的消息之外,真正發生的有「百人赴臨沂」活動。維權人士通過網上傳遞信息,從全國各地出發至臨沂去看望被囚禁的陳光誠。
也就是說,全球的佔領活動發生之後,北京那種幸災樂禍的宣傳戛然而止,忙著滅自家院裏的火去了。至於那「火」,大概是不滅就會成真。

翻檢一下在北京指揮棒下起舞的幾家中國官媒這半個多月的報道,實在讓人啞然失笑。美國政府與媒體多年來在中國的人權、政治及控制新聞媒體方面持續有批評之聲。因為事實俱在,北京的反擊除了講「美國害怕中國強大,意圖阻扼中國崛起」之外,始終找不到多少機會回擊美國。9月中旬美國發生「佔領華爾街」運動之後,北京終於覺得逮到了向美國報一箭之仇的機會了。以英文《中國日報》、《環球時報》與《光明日報》為代表的媒體言論,對這場運動作了如此解讀。

一、佔領者反對的是美式資本主義制度,這一觀點以《光明日報》( 2011年10月15日)那篇「向美式資本主義說不」為代表。該文開篇就說:「國際輿論注意到,參與『佔領』運動的美國民眾表面上是在指控那些『華爾街肥貓』,可實質上是在揭露不公平、不合理、罪惡而又醜陋的美式資本主義制度。向美式資本主義說『不』」。

二、美國沒有真正的新聞自由,率先提出這個話題的是中國最大的外宣刊物英文報紙《中國日報》。該報駐紐約記者、美國版副主編陳偉華寫了一篇「新聞封鎖華爾街抗議是美國主流媒體的恥辱」。該文說,從9月中旬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開展以來,美國的主流媒體都沒有報道此次示威活動。這表明美國並沒有真正的新聞自由。從此以後,中國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美國沒有真正的新聞自由」。比如《光明日報》評論說「美國媒體與華爾街老闆高度一致」,「美國媒體對『佔領華爾街』集體失聲的事實充分說明,它們短缺的恰恰是自己一貫標榜的所謂『新聞自由』。根本不可能擺脫為老闆服務、為商業利益服務、為一小撮社會精英集團服務的命運,從來不該也不配享有社會良心的美名。」

這些指責基本出自臆想。有關美媒集體失聲之事,只要能夠自由閱讀,就會明白這種攻擊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到《大西洋月刊》,都分析報道了這次運動。參與這次運動的人士目前的主張是反對華爾街那「1%的肥貓」,卻並沒有針對美式資本主義制度。其深層原因是,美國政府尤其是民主黨執政的政府,過去多年來一直支持兩房、信用擴張、救助金融和汽車巨頭,這些政策從支持低收入者購買住房到保住金融系統、為工人提供就業機會,幾乎全都是出自民眾利益考慮。所謂次貸危機的源頭就是克林頓主政白宮時因鼓勵窮人買房提供金融支持。應該說,這也是「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無法在美國「長大」的原因。

10月15日全球多國「佔領」活動,主題是抗議不公平的金融秩序、貧富懸殊等經濟、社會等問題。不少國家的抗議者還要求政府削減開支。應該說,抗議者提出的問題在世界大多數國家均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以及形成原因各異。但當互聯網上出現「佔領北京」的口號以後,北京當局突然回過神來。發現這把火可能會延燒到自個庭院裏來。於是態度立刻來了一個180度大轉變,媒體的報道也不得不跟著急剎車。這就是中國媒體對「佔領活動」的報道由熱轉冷的真正原因。◇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