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導】有調查指的九成受訪診所醫生曾經在轉介病人到私家醫院時遇上困難,最普遍是私家醫院床位不足,應訂立長遠政策以解決公私營醫療失衡。立法會議員郭家麒醫生認為,要改善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需要盡快興建醫院。不過,他批評政府未有積極撥地幫忙,令志願人士或團體可順利建院。

郭家麒議員辦事處於上月中旬派出工作人員到醫生診所派發問卷,並收回133份。調查結果顯示,92%受訪診所醫生曾經在轉介病人到私家醫院時遇上困難,最普遍是私家醫院床位不足;86%受訪醫生同意推出更多公私營合作措施,以鼓勵病人離開公營體系;64%受訪醫生同意在財政預算的500億盈餘中撥款,以資助習慣向公營體系求診的市民轉往私營系統,以推出更多公私營合作措施,郭家麒說,香港私家醫院的病床佔整體的病床數量嚴重偏低,導致即使醫生欲轉介病人到私家醫院,亦會發生處處踫壁的情況。

他指出,香港自1994年仁安醫院落成後,再沒有興建新的私家醫院,而現時本港12間私家醫院只提供3,217個床位,佔本港整個醫療體系中30,850張病床約10%,極大部份的醫生認為私家醫院並不足以應付病人的需求,數量嚴重失衡的公私營醫療服務,顯示出興建私家醫院的需要已經迫在眉睫。

郭家麒批評政府沒有打算作任何方法去幫,應撥地鼓勵志願機構興建新的私家醫院,他說:「政府可以講一套做一套,過住有一些例子申請用地變私家醫院但為甚麼不許可,道理很簡單,所有轉這些私家醫院用地要經過城規會,而他又要經過10個部門的同意,包括環保處、衛生處、運輸處、消防處、警方、渠務處,要他們同意才能做私家醫院。政府那麼重視香港醫療發展,重視公私營的平衡,重視公私營的服務竟然講的是否空話和講大話?」

負責多個公私營合作計劃和醫療檢討的香港醫學會會董謝鴻興醫生說:「私家醫院病床不足的情況由去年開始很明顯有會員反映,很多時打電話去私家醫院登記床位,得知已滿,要等有人出院。據理解有一些甚至要等幾日才有床位入到院,如果病情急的話,根本沒法子等這樣久,迫到要轉介去醫管局的醫院,這些病人本來有私營醫療保險,他們樂於不加重醫管局的負擔,但是無奈私營市場病床的不足。這樣就加重了醫管局的工作,這個和現今的醫療融資方向是背道而馳的。」

董謝鴻指出,私家醫生是絕對足夠,唯獨是病床不足,出現一個假象:私營市場所提供的服務不足以應付市民的要求,所以醫管局就提供一些私家服務的誤解。他續說,導致現時的誤解完全是因為政府不肯放地來興建私家醫院:「政府在硬件嚴重不足,令到我們有心無力。」

執業外科專科林啟昌醫生說:「現時的急症盲腸炎或胃出血腹膜炎,要床位即時做手術,就算幾十年交情也沒有空的床位給你,最多讓你waiting list(輪候),你會反問病人在家是急症,會死亡的,但沒有人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另外還有癌症手術可能會比較長,你要在私家醫院要3個多小時做手術,要等很久。」

他續說:「病人都不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根據自己健康狀況,得到及時的治療,這個情況是很危險及可惜。」他希望政府從新考慮土地運用方面應考慮留一些土地作醫院用途,給有心人或一班醫生競投,以一個合理的價錢興建醫院。◇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