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三大營養素之一
油脂對我們人體的重要性,可概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它是人體三大巨量營養素(Macronutrients)之一。我們的身體,是由三大巨量營養素(澱粉、脂肪、蛋白質)以及許多微量營養素(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所組成,而油脂就是三大巨量營養素之一。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脂肪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1公克的脂肪可產生9大卡的熱量,而1公克的澱粉或蛋白質,則只能產生4大卡的熱量,所以脂肪用來燃燒的話非常足夠,體力會很充沛,所以吃低油飲食很容易肚子餓就是這個緣故。
第二,油脂具有絕佳的保護作用。例如我們的皮膚有皮脂腺,平時不斷分泌油脂,佈滿全身皮膚表面,不但可以使表皮防水、使皮膚保持濕潤,而且可以協助表皮抵抗光線、細菌與化學物質的侵襲。我們身體內很多的內臟器官,外部也都包覆著一層脂肪,保護器官免於受到撞擊。
有助神經系統和細胞穩定
大家都知道,所有電線的結構,都是由塑膠外膜包裹著裏面的金屬線,不管電線有多長,電子訊號就是靠金屬線傳送到遠方。由於被不導電的塑膠外膜包覆著,因此電子訊號不會外洩,如果塑膠外膜破損,就會發生短路或電線走火的危險。我們身體內負責傳遞訊息的神經,它的構造和電線非常類似,都是由絕緣體包裹著裏面的導電物,以防短路。而神經細胞的構造也很類似,每個神經細胞有一條很長的突出物,叫做「軸突」(Axon),神經訊號就是藉由軸突,把訊號從一個神經細胞傳送到另一個細胞。神經細胞雖然非常微小,但軸突最長卻可達一公尺多,例如坐骨神經的細胞本體位於腰椎,但軸突可一路通到腳底。
軸突這麼長,就是靠著外圍包著一種特殊細胞,來達到絕緣的效果,否則訊號會與其它軸突互相干擾。這一種特殊細胞叫做「許旺細胞」 (Schwann
Cells),它為了要達到最好的絕緣效果,會捲成一層一層的蛋白質層與脂肪層包覆在軸突的外面。從外觀來看,神經軸突的構造真的很像電線,功能也非常類似。所以,如果體內缺乏脂肪或飲食中的油脂成分不良,這許旺細胞的絕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引起神經系統不穩定的現象,常見的症狀包括急躁、焦慮、憂鬱、情緒不穩、動作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自律神經失調等等。我們的思想、情緒和肢體動作,其實都是靠神經訊號的傳遞,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必須精確而且穩定,不容許有短路的現象發生,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由此可知,脂肪的攝取很重要。吃了好油,心情會比較放鬆,會有無憂無慮的感覺。我在臨床上,看過不少輕微的憂鬱症患者,經過調整飲食後,症狀改善很多。我的美國同事,用特殊氨基酸與油脂的療法來調解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強迫症等等,都有不錯的輔助效果,原理就在於穩定神經系統。因此,「病從口入」這句話,不只適用於生理疾病,包括心理與精神疾病也都適用。
此外,油脂對細胞膜的穩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體內有60兆個細胞,幾乎每個細胞的細胞膜都是雙層結構(Lipid Bilayer),這是由兩層「磷脂質」(Phospholipid)所構成,磷脂質的一端是磷質,另一端是脂質。所以籠統來說,細胞膜有一半以上的成分是脂肪,而這些脂肪都是從食物中攝取而來的。如果食物的油脂不好的話(例如氫化油與氧化油),就容易讓細胞膜變得不穩定。此外,油脂若氧化,就會形成較多的自由基,在體內到處亂竄,讓細胞膜受損或破洞,細胞膜的功能就會變得異常,體內發炎也比較容易失控。許多慢性病都與細胞膜不穩定有關,例如皮膚過敏、鼻子過敏、氣喘、腸胃過敏、類風濕性關節炎、癌症、內分泌失調、視網膜病變等等。
幫助脂溶性維生素攝取
第三,油脂可以維持體溫。油有絕緣的效果,所以瘦的人,皮下脂肪比較薄,比較怕冷;豐腴的人,皮下脂肪厚,比較不怕冷,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當然,怕不怕冷與血液循環好壞與基礎代謝率高低也有關係,臨床上考慮的會比較複雜。
第四,很多營養素也要靠油脂來運送。例如維他命A、D、E、K都是油溶性的,必須溶在油裏面,才會被消化與吸收。換句話說,我們是透過吃油來攝取維他命A、 D、E、K的。所以,油吃太少的人,或是為了減肥,猛吃甲殼素吸附身體過多油脂的人,我會要求他們注意一下體內的脂溶性維他命A、D、E、K是否缺乏,有必要時需適量補充。(摘自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吃錯)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