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備戰部署
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英國不能在太平洋範圍內部署軍事設施,因此香港的設防工作受到限制。由於亞洲局勢的不穩定,英國在1933年的「倫敦海軍會議」中通過廢棄《華盛頓海軍條約》。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居港華人協助祖國抗日活動在一直很活躍。因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故此早期香港仍能苟安一隅,早在1935年因應亞洲局勢的不穩定,港府已開始展開其預算高達500萬英鎊的防禦計劃,但只是初步的軍事防禦部署而矣。

然而到了1937年7月因為「七.七蘆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和10月間廣州首度受到日機轟炸,使香港情況突趨緊張;香港雖然中立,還須急謀對策。 1937年底,當時剛上任的港督羅富國(Geoffry Alexander Northcote)認為香港難以防守,曾建議香港列為中立的不設防城市,停止所有防禦計劃,將駐軍撤出,以減少無謂的損失,但遭反對,因英國最高當局認為撤出駐軍必會威信掃地,進而否定了上述建議,強調必須盡力久守香港。

1938年10月,日軍第38師團登陸大亞灣,繼而廣州亦於21日失陷,人民紛紛逃港,日軍就在香港的大門口。雖然英屬香港保持中立,港府亦馬上通過了《緊急條例》積極備戰,並舉行大規模的海陸空演習。翌年1939年夏天,港府隨英國通過《義務兵案》,規定所有18至41歲之間的英籍男子均需服役,同時徵召條件適合的男子加入義勇軍。義勇軍團當時配備有4部裝甲車,戰前義勇軍已改稱為「香港防衛隊」,共有2,200名各級官兵。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爆發,德國攻打波蘭,英國向德國宣戰,英國苦於招架德軍的進攻,已沒有能力給遠東的殖民地增防。1940年初港府因應英國徵收戰爭特別稅,稅收增至7千多萬元,撥10萬英鎊給英國。
1940年港督通過條例可隨時徵用市民財產,主要包括樓宇及汽車。同年5月香港政府宣佈由6月1日起儲糧75萬包,為期一年。是年6月,香港護督史美宣佈香港進入「非常時期」,各區要組織自衛隊,居港的歐籍婦孺奉命疏散,被安排撤離香港前往澳洲。11月,港府規劃於8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在港九兩地挖掘60個防空洞,並多次舉行防空演習及擴大徵集防空隊員,積極訓練使用新式高射炮。

港督羅富國爵士會同駐華英軍總司令莫德庇少將 (Major-General C.M.Maltby) 統一指揮防禦計劃,以防日本他日揮軍南下。防禦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多處,以及維多利亞港的東西入口,建立多座重炮及口徑16吋的鋼炮,港島沿岸建立70多座機槍堡,港島沿維港北岸將滿佈鐵絲網,上環及青衣對出大海也滿佈鐵鍊,只留青洲琉璜海峽供船隻出入。

防空計劃方面,則主要集中於香港島,劃分了多個防空區域,每區均設有聽音器來辨別敵機方向及高射炮以射擊敵機;港島的山頭亦建立了多座防禦要塞及防空炮台,渣甸山上更有2座機槍堡,日後對阻撓日軍前進發揮了很大作用。其他戰略要塞包括黃泥湧峽(大炮),鯉魚門及西灣,摩星嶺(9.2吋大炮),禮頓山,赤柱(9.2吋大炮),南朗山、龍虎山及瀑布灣等等。

海軍防禦計劃方面,海軍在港有1艘艦齡很老的驅逐艦,4艘炮艇作突擊用途和巡邏艇多艘。空軍方面制敵力量異常單薄,僅有3架魚雷轟炸機和2架水陸兩用戰鬥機及8架民航飛機。雖說加緊備戰,幅度仍然是十分有限的,日軍進攻前,香港總兵力約有守軍14,000人。合計島上步兵包括英國兩營、印度兩營、義勇軍6隊等只約11,000人。後來加拿大在1941年11月派遣一批為數1,975人的援軍 (溫尼伯榴彈兵部隊,加拿大皇家來福槍團) 駐守香港,但因其軍隊訓練不足,對防衛香港作用不大。英國陸軍由雜牌軍組成,訓練方面參差不齊,制空方面也缺乏雷達可以使用。

面對日軍的威脅,英軍的防衛策略,防衛重點只能放在港島。倘新界及九龍即使受襲,也不會作出重大的抵抗。九龍北面防線設有「醉酒灣防線」網(即今日葵湧,葵芳、城門水塘、畢架山、獅子山、大老山,直至西貢牛尾海一帶)。由一個約5,000人的英軍和印軍兵團負責防衛,但整個防衛計劃的重心在港島。香港要塞物資儲備比較充足,莫爾特比將軍準備堅守半年以上。

正因為英方相信日本不會宣戰的關係,雖然大批難民從內地湧入香港,但市面情況則仍然一概如舊。在1941年9月10日,楊慕琦(Sir Mark Young)獲任命為第廿一任香港總督,接替以健康理由辭職的羅富國爵士。楊慕琦抵港後在9月25日第一次召開立法局會議,當時香港市面仍未料到兩個多月後日軍會入侵香港,
襲擊新界九龍過程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在沒有預先宣戰警告下,日本襲擊了美國海空軍事基地珍珠港,爆發了「太平洋戰爭」。同樣在沒有預先向英國或香港宣戰警告下,日軍於襲擊珍珠港幾小時後,於香港時間12月8日早上約8時正式入侵香港。戰事一開始,日軍便出動空軍轟炸,36架日軍輕型轟炸機空襲了啟德機場及九龍水上飛機停泊等處。機場附近的一些民房也被炸彈擊中,將英軍的5架空軍飛機及8架民航飛機悉數摧毀,取得香港的制空權。轟炸機同時襲擊深水埗軍營。英國海軍在港有十艘驅逐艦及十多艘炮艇,受日空軍轟炸,其中部份倉皇離開,撤往新加坡。

日軍的侵略部隊由酒井隆中將統率,香港守軍司令是莫德庇少將(Major-General C.M.Maltby) 做駐華英軍總司令,統一指揮。日本陸軍步兵的先遣部隊,從寶安縣(今深圳市)分打鼓嶺、羅湖及新田3組分成左、右翼迂迴進犯新界。駐守「醉酒灣防線」的工兵受命破壞大埔公路及九廣鐵路,但亦未能阻慢日軍的前進。一隊隊的日軍,扛步槍,帶犬隻,乘坐卡車或坦克進佔九龍。英軍及義勇軍且戰且退,到了開戰後的第二天(9日),日軍已推進至大帽山及馬尿水一帶。日軍並於12月12日佔領青衣及直撲荔枝角,終因雙方力量眾寡懸殊,英軍司令馬爾比少將決定放棄九龍,撤回香港島。

香港於未淪陷前,政府徵用多艘渡輪,儘管戰情嚴重,機槍及砲彈聲響個不停,油麻地雙層載車船「民讓」號,在炮火連天中,奉命協助英軍擔任海上運輸工作。當香港戰事緊急將告淪陷之際將載車船「民恭」號放沉於統一碼頭東面海底,以阻日軍艦進港,其他候命等船亦均在奉命放沉之列。12日當天日軍直撲荔枝角,天星小輪仍決定將渡輪維持至早上十時正,在英軍的協助下,疏散那些仍在九龍半島的難民、軍隊及要員。同日傍晚,除鯉魚門北岸的魔鬼山外,九龍新界都已完全陷於日軍控制中。日軍12月13日攻陷九龍時,尖沙嘴半島酒店前煙霧瀰漫。英軍及義勇軍終於在13日退到鯉魚門,乘驅逐艦橫渡鯉魚門海峽撤回港島。自此雙方隔著維多利亞港展開炮戰,九龍之戰只進行了五天到12日夜晚,整個九龍半島都被日本侵略軍佔領。
襲擊港島過程

日軍亦加緊準備登陸港島,於13日及17日兩次派軍使到港島招降,但均被港督楊慕琦(Sir Mark Young)所拒。之後數天日軍不斷炮轟及空襲香港島北岸,及由廣州飛來日機轟炸多個英軍砲台、以及通訊和發電設施。

12月18日晚上,日軍擊中北角油庫,以致兩天來維多利亞港的東北部一直濃罩著厚厚的黑煙,日軍在黑暗的土瓜灣、跑道及茶果嶺一帶先用木筏靜靜地橫過維多利亞港,在微雨和濃煙的掩護下大規模快速登陸香港島,英軍曾出動幾艘炮艇攔截都失敗,日軍登陸港島北角、鰂魚湧及筲箕灣。並迅速向高地進發,後即迂迴攻擊港島北部的市區。絕大部份香港居民都躲藏在黑暗的房屋或防空洞裏。19日黎明前,日軍已佔據柏架山及畢拿山,猛攻渣甸山因為那處是必爭之地,向西可控制黃泥湧峽(今陽明山莊一帶),向南可進攻淺水灣,取得渣甸山等於把港島東、西兩面守軍的聯絡切斷,而黃泥湧又掌握了港島南北的交通中樞。守軍在金馬倫山、灣仔峽、馬己仙峽等處都築有堅固的防禦,因為黃泥湧峽為市區通往港島南部的戰略要道,由溫尼伯榴彈兵團負責把守,此處戰況異常激烈,守軍在黃泥湧頑強抵抗。因為守軍溫尼伯榴彈兵團表現英勇,令到日軍在此一帶的傷亡也頗重。日軍進擊一時受阻,傷亡頗重,未能一舉攻佔全島,而守軍亦未能奪回失地。
經過一輪苦戰,12月22日至12月24日,日軍相繼攻破金馬倫山,灣仔峽,和摩利臣山,淺水灣,赤柱。黃泥湧峽最終於23日失守。到了24日,戰局其實已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灣仔盧押道及船街一帶甚至進入巷戰,港島北岸的陣線均已瓦解,彈藥缺乏;日軍還佔領了黃泥湧貯水池,更切斷了英軍水源。

到了25日,日軍再一次派遣軍史至港島招降,但港督楊慕琦再一次拒絕日軍的招降,至下午指揮官莫德庇少將向楊慕琦報告戰況,說明英軍實在無力繼續戰鬥,結果楊慕琦接受莫德庇的建議,向日軍提出無條件投降,並於當天黃昏渡海至半島酒店的日軍戰鬥總司令室,正式簽署降書。十八日戰鬥,至此結束。

在日治期間,香港華籍市民的反日活動仍無間斷成了地下活動。主要在新界西貢,一些由軍民組成的游擊隊,成員包括農民、學生和海員,不斷進行零星的游擊戰,繼續與日軍維持抗爭。在這場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的戰事中,雙方傷亡人數高達6,000人以上。香港守軍兵力、火力雖遠在日軍之下,卻在劣勢中仍奮勇抵抗,可是由於外援斷絕,終於未能扭轉敗局。

香港守軍約有14,000官兵參戰,2,233軍人陣亡當中,約2,500人受傷,8,500人被俘。大部份戰俘被驅往深水埗兵營(今深水埗公園、麗安及麗閣村一帶),少數則被囚於北角的難民營。香港重光後,陣亡的英國、加拿大、及本地義勇軍人等便葬於柴灣及赤柱的「國殤紀念墳場」。日本方面,總軍力約60,000官兵,但實際參戰的約15,000人,共683人陣亡。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