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綜合報導】美國的研究人員說,由於人們濫用抵抗病毒的藥物,一些最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大幅度增加了抗藥性。他們說這個問題在中國和其他東亞地區最為嚴重。

  據BBC報導,他們在上述地區採集的一些最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樣本當中,有3/4的病毒對治療感冒常用的主要藥物出現抗藥性。

  研究人員表示,在大陸及東亞地區的民眾,通常感冒都吃了過量的藥物,大量藥物被濫用的結果,是導致流感病毒抗藥性增強的主要原因。

  在許多亞洲國家,感冒藥不需要醫生的處方,只要在一般藥房或是商店就可以購買。

  研究人員警告,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大幅度增加抗藥性,可能會在未來流行性感冒大規模爆發的時候成為嚴重問題。

  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所採集的流行性感冒樣本並不包括禽流感的H5N1病毒,因為這種禽流感病毒對常用的感冒藥早就具有抗藥性。

  據中央社921日報導,各國政府積極購置流行性感冒疫苗與抗病毒藥物的同時,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當天刊登的兩份報告卻令人訝異地指出,疫苗的療效比過去認為的低的多,病毒的抗藥性卻日益增高,衛生官員未來勢必得花更多腦筋預防可能爆發的流感大流行。

  考科藍循證醫學機構(Cochrane Review Group)分析過去37年全球常用疫苗後發現,疫苗對65歲以上老人預防流感或流感併發症的療效只有兩成八。

  該機構發現,常用疫苗對老人只有「普通」療效,但對住在療養院的病患來說,疫苗的療效較佳,引起肺炎等併發症的比率也較低。

  這項發現對老年人而言相當值得憂慮,因為老年族群因感冒引發併發症或致死的比率比年輕人高,疫苗又是治療感冒的標準用藥。

  但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卻表示,此份研究報告並未改變他們建議老人注射抗流感疫苗的看法。

  另一份由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表的報告則指出,流感病毒、特別是禽流感病毒株,對過去30年來普遍使用的廉價抗病毒藥物已發展出高抗藥性。

  病毒的抗藥性從1994年時的0.4%,遽增到2004年的12.3%,在科學家認為新型流感可能出現的一些亞洲地區,病毒的抗藥性甚至超過70%

  研究指出,金剛胺(amantadine)、龜剛胺(rimantadine)等常用流感藥物,往後對流感可能不再具有療效,也無法預防流感大流行。

  這些金剛烷類衍生物,可以抑制A型流感病毒的增生,但對B型流感或禽流感H5N1病毒株卻不具療效。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各國政府,購置療效較高的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如羅氏藥廠的克流感(Tamiflu)、葛蘭素史克(Glaxo Smith Kline)藥廠的「瑞樂砂」(Relenza)等,預防大流行。

  此份研究結果對富強國家不啻為一項警訊,因為流感病毒對普及藥物會迅速發展出抗藥性,抗病毒藥物又無法治癒流感,只能降低傳染率、減輕症狀與併發症。

  而研究結果對發展中國家尤具意義,因為歐美等較富強的國家,已開始儲存如克流感等新型、價格也更昂貴的抗病毒藥物,發展中國家卻無力購買。

  研究人員推測,2000年後,病毒在亞洲對舊型的廉價疫苗抗藥性漸增的其中一項原因是,當地醫師在1997年的禽流感、2002年的SRAS爆發後,大量開出流感藥物處方所致。

  雖然人類罹患這兩種疾病的例子相當罕見,但因為一旦感染可能相當致命,常見病患出現呼吸道疾病後,為求安心而服用抗病毒藥物,即使多數病患可能只是罹患一般的小感冒而已。 ◇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