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翎

萬神殿(Pantheon),「Pan」泛指全部「theon」即神的意思;這座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羅馬建築物,傳說是羅馬人民為了敬獻諸神而蓋的神殿,膜拜的是羅馬神話中奧林匹斯山的眾神。

然而據歷史記載,西元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是為紀念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佩特拉所建立。但是這座最初的廟宇在西元80年遭大火焚毀,直到西元125年,才由喜愛建築的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下令重建。重建後的萬神殿,米開朗基羅曾讚歎為「天使的設計」。

西元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殿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羅馬教皇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 成為教堂的萬神殿,也因此逃過了中世紀的劫難,得以保持建築本體的完整。文藝復興時期,萬神殿成為意大利建築師們學習的對象;1435年,羅馬元老院下令對其進行保護。
 
Ë萬神殿

建築史上新里程

18世紀畫家喬凡尼‧帕羅‧帕尼尼(Giovanni Paolo Panini 1692~1765)《萬神殿內景》畫中,午後的陽光透過穹頂的圓洞照射在大殿內牆上,漫射的光彩照亮了整個室內空間。殿中人們有高談闊論、或靜默祈禱著,逼真、精美、自然的寫實能力,讓人如置身畫中。帕尼尼詳細描繪了羅馬萬神殿建築內的宏大空間、結構;廣大的建築襯著下方的群眾,崇高之美油然而生。 

萬神殿是首座穹頂(拱頂)式的建築物,它不只是古羅馬人建築藝術的成就,還是建築史上重要的一大里程碑。它的外觀、內部結構簡潔,主體呈圓形,由矩形的柱廊與圓形的主殿所構成。柱廊為希臘柱式與三角眉牆組成,面寬33公尺原本上面裝飾著許多雕刻;柱廊總共有16根擎天而立的科林斯式花崗石柱。穿越門廊,進入主殿圓形空間內,寬廣空曠無一根支柱,穹頂頂部開有直徑9公尺的圓洞,稱為圓頂之眼(拉丁語oculus)。殿內空間圓穹頂的高度與地面直徑皆為43.4公尺。從萬神殿中放眼望去,除了入口,周圍還圍了七個神龕,每個龕分別祭祀:日月金木水火土等七星神。代表著星辰的運行,顯示了與人民的生活關係密切;象徵了人類對宇宙天地崇拜的天性。

材料結合工法

成就羅馬風格


萬神殿平面圖。(維基百科)


羅馬萬神殿正面圖(Clipart)


羅馬萬神殿側面圖 其由矩形柱廊和一圓球體構成的建築。(Clipart)


18世紀畫家喬凡尼‧帕羅‧帕尼尼(Giovanni Paolo Panini 1692~1765)《萬神殿內景》(維基百科)


羅馬五柱式:左起為托斯卡柱、多立克柱、愛奧尼亞柱、柯林斯柱以及複合式柱。(維基百科)

整棟萬神殿建築皆以混凝土澆灌而成。當時的人們以那波利附近的天然火山灰,作為混凝土,再混入凝灰巖等多種材料,用來建造穹頂。然而要澆灌出如此巨大的穹頂,在當時還真是不可思議;因為混凝土的張力,會使它無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坍塌。古羅馬人便善用材料的特性,他們將比較重的材料用於基座,然後逐漸選用比較輕的材料向上,到頂部時只使用浮石混雜多孔火山巖,克服了難題。

此外,他們在穹頂內部做了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但是數量相同;這不僅在視覺襯托出穹頂的巨大,其幾何長形規律漸變、反覆,形成一種向心的韻律,給予人以一種向上的感覺;在實質上,五層凹格不僅在視覺上產生一種美感,也使得穹頂的厚度逐漸削薄中,減輕了重量,從穹頂根部的5.9公尺,一直減少到頂部的1.5公尺。與之呼應的還有使用了格子圖案的大理石地面。當人站在神殿中間向四周環視,地面上的圖案延伸,整體產生一種超大的空間感。

光線從頂部灑下,壁面、大理石柱、斑巖等,色彩流逸斑斕,漾著藍和紫、橘和橙黃;仰望間無限遐思,猶如宇宙大地通往天國的一處神秘洞口。日光隨著太陽的移動,無聲地落印在室內的每塊牆面,終年不止,似一座大型日晷儀,靜默中給與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氛圍。萬神殿,其巨大的體量與完美單純的形式,創造出一完整、單純、統一、和諧的空間,這種建築的宏偉氣勢,一直為後世所沿用。◇

羅馬建築特色

羅馬人的建築,沿襲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柱式、美學理想,而創出一種在形制、技術上的建築藝術風格。在多立克、愛奧尼亞、科林斯,三種柱式基礎上,增加了托斯卡和複合柱式。其中最富裝飾性的科林斯式,運用得最多。與古希臘相比,羅馬柱式,增加了基座、更加細長、趨於華麗細緻和定型化。

此外,羅馬建築的另一項特色為拱 (arches) 和圓球頂 (domes) 等「疊砌式」結構系統的發展。「拱」從埃及時代的拱門便已經開始,在意大利被伊特魯里亞人所運用。拱券式結構的建築主要是用磚、石或土坯材料,到了羅馬時代,羅馬人首度將它與希臘柱式結合運用,成為羅馬建築的特色之一。他們將柱與拱券結構結合,取代了原有的厚實的牆體,成為一種基本的造型和結構。古羅馬建築還發展了穹頂(拱頂),拱頂建築演化初期,表現得最精彩的就是「萬神殿」(Pantheon)。它是難得一見迄今仍保存完好的建築,其結構設計上,幾近完美。往後的歐洲建築,亦十分熱衷於採用巨大的穹頂,拜占庭建築聖.蘇菲亞教堂、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聖.彼得教堂教堂等皆具有此。◇

羅馬萬神殿正面照(維基百科)
羅馬萬神殿正面照(維基百科)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