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訊】多年以來,「囧」成為網絡聊天、論壇中使用頻繁的漢字之一,有鬱悶、無奈、悲傷之意。事實上,「囧」在古代多有使用,陝西省鳳翔縣有位農民最近向文物部門上交一塊戰國陶器殘片,上頭就有這個字。據文物工作者說,很可能是一個匠人的名章。
據中共官方《新華網》報道,這個刻著「囧」字的陶器殘片是一個盛器的底部,像一個章子:一個「口」,口裏有個「ㄦ」,ㄦ下面又有一個「口」,但較小。文物工作者介紹,這個陶片已經有2千多年歷史,這種圖案叫做陶文,可能是一個匠人的名章;匠人在器物上加蓋名章,是當時普遍的做法。
「囧」起源於甲骨文,是在先秦的戰國時代作為官方發文中經常會出現的吉祥圖案。在篆書字體中,最早的「日」的寫法就是「囧」,後來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在自己的作品中運用篆書寫法,「明」字寫成「囧月」,現在仍有書法家在沿用這種字形。◇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